[发明专利]一种梳形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1577.6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8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刚;郭梦可;李卓伦;周兴平;解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电解质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梳形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与应用,该梳形聚合物电解质具有如式Ⅰ所示的化学结构式,其中,a为10~800的整数,x为0.2~0.8,ax为正整数,m为3~29的整数,n为1~31的整数,R为氢原子或甲基。本发明通过对该梳形聚合物关键的化学式结构、主链与侧链间的键接方式、取代率,及相应制备方法整体合成路线设置、各个工艺步骤的参数条件进行改进,使得该梳形聚合物主链与侧链通过离子键键接,能够有效解决聚氧化乙烯基聚合物电解质结晶度高、锂离子迁移能力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梳形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与其它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平均输出电压高、输出功率大、自放电小等优点。而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组成部分的电解质,其影响着电池的整体安全性。使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可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固态聚合物电解质,主要有聚醚系(主要为聚氧化乙烯)、聚丙烯腈系、聚甲基丙烯酸酯系和其他类型,不仅具有较轻的质量和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而且能克服液态电解质易泄漏、加工封闭难和寿命短的缺点,被认为是一类有可能突破现有锂/锂离子电池技术性能瓶颈的重要电解质材料。
聚氧化乙烯是应用最成熟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基体材料,能与许多锂盐(如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四氟硼酸锂等)形成络合物。在这些络合物中,锂离子通过与聚氧化乙烯中的氧原子不断地络合与解离,实现锂离子在电解质中的迁移。但线型聚氧化乙烯在室温下易结晶,限制了锂离子的迁移,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降低聚氧化乙烯的结晶度,增强锂离子的迁移能力、提升电池性能。
目前常用以下方法对聚氧化乙烯基电解质进行改性:(1)与其它聚合物共混,可大幅提高锂离子电导率,制备简单,但同时会降低电解质的力学性能;(2)形成交联聚合物,可同时提高锂离子电导率和力学性能,但通常会引入一些不需要的官能团,降低电池的循环性能;(3)加入无机填料,可明显提高力学性能,但各组分间的相容性会变差,导致稳定性降低;(4)形成枝状聚合物,可提高锂离子电导率,但仍然达不到商业应用的要求,而且制备过程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梳形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与应用,其中通过对该梳形聚合物关键的化学式结构、主链与侧链间的键接方式、取代率,及相应制备方法整体合成路线设置、各个工艺步骤的参数条件(如原料种类及配比、反应时间及温度等)进行改进,使得该梳形聚合物主链与侧链通过离子键键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聚氧化乙烯基聚合物电解质结晶度高、锂离子迁移能力低的问题,能够降低聚氧化乙烯的结晶度,获得电化学性能优良的电解质薄膜,并且该主链内部还具有苯环结构,能够有效提高该梳形聚合物的机械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梳形聚合物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Ⅰ所示的化学结构式:
其中,a为10~800的整数,x为0.2~0.8,ax为正整数,m为3~29的整数,n为1~31的整数,R为氢原子或甲基。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制备上述梳形聚合物电解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a为10~800的整数,x为0.2~0.8,ax为正整数,m为3~29的整数,n为1~31的整数,R为氢原子或甲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式Ⅲ化合物溶于第一溶剂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式Ⅲ化合物的均相溶液;
(2)将式Ⅳ化合物加入至所述步骤(1)制得的式Ⅲ化合物均相溶液中,反应得到含式Ⅰ化合物的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1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