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畸使用的咬胶及其附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1248.1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3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河;廖文;程辉;王军;谭理军;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既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59 | 代理人: | 李钦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及其 附属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牙齿及颌骨正畸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畸使用的咬胶及其附属装置。
背景技术
咬胶是一种由具有较大弹性形变模量的硅胶材料做成的,圆柱状空心物,长度多为5-10cm,直径多为3-5mm。咬胶的使用方式为:患者咬合时,夹于上下牙之间,使上下牙尽可能紧咬。咬胶在正畸领域的功能主要有两点:1、在无托槽隐形矫正中,在患者上下牙分别佩戴矫治器后,通过将咬胶放在上下牙的矫治器之间,嘱患者将上下牙多次紧咬,以使得矫治器和牙齿更加贴合,矫治器卡抱牙齿更紧,提高矫治器的治疗效率,增加矫治器的治疗精确度。2、在固定正畸或无托槽隐形矫正中,辅助锻炼咬肌,通过使用咬胶的上下牙紧咬合,增大咬肌的咬合力,增肥咬肌,从而防止“牙套脸”的产生。
震动器是一种通过高频震动直接作用于牙齿上,加速牙齿移动的装置。该装置一般由咬合叉、手柄两部分组成。使用时将咬合叉放入口内上下牙列之间,以上下牙列将其咬紧,按下手柄按钮,手柄中内置的马达产生的震动即可通过咬合叉传导到牙齿上。
上述两种装置均有明显的缺点,分析如下:
目前市场上的咬胶产品均为单纯的硅胶材料做成,仅具有最基础的咬胶功能,其疗效评估只能靠每次正畸复诊的短暂时间进行监控,不来院时医生不能实时监控、跟进辅导。这样一来,医生不了解咬胶的实际使用情况,使用时间、频度、正确性监测困难。
目前市场上的震动器使用咬合叉,将震动传递到所有牙齿,加速所有牙齿的移动。而在实际矫治过程中,可能导致一些不需要加速移动,甚至需要不动的牙齿也被加速移动,副作用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正畸使用的咬胶及其附属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正畸使用的咬胶及其附属装置,包括咬胶本体,还包括手柄和佩戴管理模块,所述手柄设有记录模块、马达、电源和控制模块,所述马达和电源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手柄一端连接有连接体,所述咬胶本体内置有震动模块和感应模块,震动模块与马达相连,咬胶本体一侧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与连接体相匹配;震动模块与手柄中的马达相连,提供不定向震动或定向震动,在使用咬胶的同时给牙齿以震动刺激,从而加速牙齿的正畸移动。由于咬胶体积较小,咬合时候只能咬在上下对咬的数颗牙齿之间,进行震动时也只对咬住的牙齿有震动力,而对不希望移动的牙齿,可以不咬该咬胶,有效地解决了针对性震动的问题。
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检测咬合力量大小、咬合次数、咬合时长,并将信息发送到记录模块;感应模块实时采集患者咬合力量大小、咬合次数、咬合时长信息,医生可以监控佩戴情况,辅导、修正其佩戴方式,有效改善矫治效果;
所述记录模块用于接收并记录感应模块的信息,将信息传递给佩戴管理模块;
所述佩戴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分析、显示记录模块发送的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马达的动力输出方向和大小,并控制电源的开关;控制模块实现震动模块提供不同方式的震动,加速矫治过程中的牙移动。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佩戴管理模块还与医生端相连,所述医生端用于显示接收到的佩戴管理模块信息并将医生的佩戴指导反馈到佩戴管理模块。
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体可相对于手柄转动。连接体可灵活旋转,以适应咬胶在不同牙位的使用。例如,在后牙段使用咬胶时,感应模块、震动模块与手柄成90度;在前牙段使用咬胶时,感应模块、震动模块与手柄在一条直线上,使患者使用更加方便、舒适。
进一步优选,所述佩戴管理模块和医生端为智能手机或电脑。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患者在使用咬胶时候可同时震动矫治,节约了患者时间,器材的小型化也便于携带。
2、实现了对患者使用信息的实时记录和反馈,实现了医生实时监控与指导。
3、通过咬胶与震动模块的结合,实现了震动矫治的针对性,提高了矫治效果,降低了副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流程框图。
图2是咬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使用状态图。
图5是实施例2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1为震动模块、2为感应模块、3为马达、4为记录模块、5为电池、6为电池盖、7为连接体、8为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12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膜剥离子
- 下一篇:软胶咬合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