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OI与SRY序列建立鉴别梅花鹿、马鹿或其杂交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40649.5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3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璐琦;袁媛;蒋超;魏艺聪;赵玉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5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白艳 |
地址: | 1007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oi sry 序列 建立 鉴别 梅花鹿 马鹿 杂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COI与SRY序列建立鉴别梅花鹿、马鹿或其杂交鹿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提供了检测待测样本基因组中COI基因和SRY基因对应基因序列中的目标位点及该位点的目标核苷酸的物质在制备检测待测样本为梅花鹿或马鹿或其杂交鹿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Y染色体的SRY基因作为父本的鉴别标记,结合母本标记基因COI,分别基于COI与SRY基因序列建立了2个多重PCR体系,用于鉴别鹿茸样品的父母本来源,初步建立了杂交鹿茸的鉴定方法,能有效进行杂交鹿的父母本鉴定。本发明的方法对杂交鹿茸鉴别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也为后续进行杂交鹿茸的品质评价时提供有效的鉴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OI与SRY序列建立鉴别梅花鹿、马鹿或其杂交鹿的方法。
背景技术
鹿茸是我国传统名药之一,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鹿茸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强壮身体、抗炎、免疫调节、抗衰老、促进创伤愈合等功能。《中国药典》规定鹿茸基原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C.elaphus Linnaeus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作为名贵中药材品种,鹿茸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且价格昂贵。
杂交有利于提高畜牧产量,我国的茸鹿种间和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利用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早在1958年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山鹿场即用本交的方法开展家养马鹿(♀)与梅花鹿(♂)杂交(简称马·花杂交)试验研究,随后茸鹿的杂交育种技术得到推广与应用。其中,马·花杂交被认为经济性状最佳杂交组合之一。导致中药市场中除了出现驯鹿、白唇鹿、水鹿等常见动物的茸片等混伪品,还常出现马·花杂交鹿茸或花·马杂交鹿茸。而这些鹿茸品质特征并不一致,如赵磊等对梅花鹿茸、马鹿茸、花马杂交鹿茸等5种鹿茸的常规成分、无机元素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梅花鹿茸与花马杂交鹿茸无机元素等营养成分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也缺乏准确可靠的杂交鹿茸鉴别方法,依据外部形态、显微特征、理化性状的传统鉴定方法对马鹿与梅花鹿的杂交鹿茸鉴定存在很大困难。因此,对鹿茸药材进行正本清源,特别是对杂交鹿茸的鉴别,对保障药材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杂交鹿茸药性药效是否与亲本一致仍无完善评价方法,且缺乏准确区分杂交与非杂交品的方法。目前市场流通的鹿茸样品随机选样进行鉴别分析,在24个马鹿鹿茸的待测样品就发现有3个是马·花杂交鹿茸,可见市场流通的杂交鹿茸比例较高。据报道,马·花杂交F1生长速度显著高于花·马杂交F1,呈母本显性遗传,成年时体重和体型与母本鹿(马鹿)的相近,且茸生长快,其生长天数短,而茸质嫩,再生茸大、嫩又成型。而其茸型和肉质又多能呈父本显性遗传,不仅是最佳的茸肉兼用型鹿,还是茸血兼用鹿,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这可能是市场流通中的具有较高比例的马·花杂交鹿茸的原因。而马·花杂交鹿茸的药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分子标记方法具有灵敏性高、准确性好、客观性较强等优势,目前在鹿茸等贵重药材及其原动物的分子鉴定方面有不少文献报道,比如基于COI或Cyt b片段的鹿茸类药材分子鉴定的相关文献报道。而以COI基因是线粒体DNA,属于细胞质遗传,这种以线粒体序列建立的鹿茸分子鉴别方法,只能作为鉴别其母本的证据,无法对杂交鹿进行直接鉴别。
目前,SRY基因在分子进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蔡欣等利用SRY基因多态性对牦牛与其他家牛属动物及其父系进化关系分析;周盼伊等利用SRY基因进行家养梅花鹿品种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和父系遗传结构分析;苏莹等利用Y染色体SRY基因对马鹿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以上研究均表明SRY基因多态性可进行哺乳动物父本的溯源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个目的是提供检测待测样本基因组中COI基因和SRY基因对应基因序列中的目标位点及该位点的目标核苷酸的物质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待测样本基因组中COI基因和SRY基因对应基因序列中的目标位点及该位点的目标核苷酸的物质在制备检测待测样本为梅花鹿或马鹿或其杂交鹿产品中的应用:
所述COI基因和SRY基因对应基因序列中的目标位点及该位点的目标核苷酸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06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