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制成的墙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40427.3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6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徐秀兰;陈万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中运城市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29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城市生活 垃圾 制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板,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制成的墙板。
背景技术
在城市化进程中,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负担,世界上许多城市均有过垃圾围城的局面。而如今,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既是对垃圾认识的深入和深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有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和焚烧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塑料或橡胶制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废塑料或废橡胶也越来越多,废塑料或废橡胶因其化学性质稳定,回收价值极高。目前一般通过将废塑料或废橡胶裂解成低分子化合物,经精馏制得汽油、柴油、液化气等,裂解处理是治理白色污染、处理废旧塑料、变废为宝的重要途径。但将生活垃圾制成墙板还未曾报道过。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制成的墙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制成的墙板,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城市生活垃圾投入到粉碎装置中进行粉碎处理,将粉碎后的生活垃圾输送到干化装置中进行烘干,制成烘干物;
b、将烘干物进行消毒和杀菌处理,再投入到制粒机中形成颗粒物;
c、将制成的颗粒物与膏状混合物混合制成浆料;
d、将浆料铺设在模具板上摊平进行压实干燥,制成墙板。
进一步的,所述颗粒物与膏状混合物与重量比为1:2。
进一步的,所述膏状混合物包括滑石粉、硅酸盐水泥、碳纤维、三聚甲醛交联剂和水。
进一步的,所述膏状混合物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分别为:
滑石粉 20-25份;
硅酸盐水泥 15-20份;
碳纤维 5-10份;
三聚甲醛交联剂 2-5份;
水 15-20份。
进一步的,步骤d中浆料干燥温度为200-300℃,干燥时间控制在10-30分钟。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的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制成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将生活垃圾经过粉碎处理后,送入金属筛选机,筛选出生活垃圾中的金属垃圾;然后将生活垃圾送入离心分离机,通过离心分离机分离出可用的轻质的生活垃圾,用于制作墙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工艺简单,节约了制造成本,保护了环境,变废为宝,节约了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生活垃圾和膏状混合物进行混合制成的墙板,硬度高,增加的碳纤维具有保温效果,滑石粉和硅酸盐水泥相混合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制成的墙板,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城市生活垃圾投入到粉碎装置中进行粉碎处理,将粉碎后的生活垃圾输送到干化装置中进行烘干,制成烘干物;
b、将烘干物进行消毒和杀菌处理,再投入到制粒机中形成颗粒物;
c、将制成的颗粒物与膏状混合物混合制成浆料,颗粒物与膏状混合物与重量比为1:2,膏状混合物包括滑石粉、硅酸盐水泥、碳纤维、三聚甲醛交联剂和水,膏状混合物中各组分按重量份计分别为:
滑石粉 20份;
硅酸盐水泥 15份;
碳纤维 5份;
三聚甲醛交联剂 2份;
水 15份;
d、将浆料铺设在模具板上摊平进行压实干燥,干燥温度为200℃,干燥时间控制在10分钟,制成墙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工艺简单,节约了制造成本,保护了环境,变废为宝,节约了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生活垃圾和膏状混合物进行混合制成的墙板,硬度高,增加的碳纤维具有保温效果,滑石粉和硅酸盐水泥相混合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实施例2
一种利用城市生活垃圾制成的墙板,包括以下步骤:
a、将城市生活垃圾投入到粉碎装置中进行粉碎处理,将粉碎后的生活垃圾输送到干化装置中进行烘干,制成烘干物;
b、将烘干物进行消毒和杀菌处理,再投入到制粒机中形成颗粒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中运城市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中运城市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40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