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废水回收功能的智能洗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9473.1 | 申请日: | 2017-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6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康市嘉翔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C02F9/02;C02F103/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9 | 代理人: | 徐晓波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具有 废水 回收 功能 智能 洗车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废水回收功能的智能洗车装置,包括清水箱、清洗室和污水箱,清水箱内设有第三凹槽,清洗室内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清洗机构,清洗机构包括调节单元和刷洗单元,污水箱内设有回收机构,回收机构包括排水盖、导流板、第一水泵和过滤机构,该基于物联网的具有废水回收功能的智能洗车装置,通过清洗机构不仅能够实现对汽车上表面和侧面的清洗,而且可以对汽车的车头和车尾进行清洗,使车辆更加美观,不仅如此,通过回收机构该装置能够对洗车留下的废水进行回收和初步过滤处理,并储存在清水箱中,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废水回收功能的智能洗车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洗车店都是一把高压水枪接上自来水,再加上几块大毛巾,这就是不少洗车店的主要装备,洗车用水浪费现象严重,洗车房内循环水洗车设备成了摆设,大量清水被用于洗车,节水应用得不到推广,而洗车机是利用电脑控制毛刷和高压水来清洗汽车的一种机器,主要由控制系统、电路、气路、水路和机械结构构成,洗车机有操作简单、美观大方、对车漆损伤小等特点,近年来为汽车服务行业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汽车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洗车机清洗的部位比较局限,一般只能清洗车身上的灰尘和污物,无法对车头和车尾进行全面清洗,影响车辆的美观,不仅如此,许多洗车机没有废水回收的装置,无法对洗车留下的废水进行净化,使有限水资源得到重复利用,使水资源紧缺的情况日益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废水回收功能的智能洗车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具有废水回收功能的智能洗车装置,包括清水箱、清洗室和污水箱,所述清水箱位于清洗室的上方,所述污水箱位于清洗室的下方;
所述清水箱内设有第三凹槽,所述清洗室内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清洗机构,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清洗室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清洗室另一侧的内壁上,所述清洗机构位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所述清洗机构包括调节单元和刷洗单元,所述调节单元与刷洗单元传动连接;
所述调节单元包括第一电机、摆动杆、滑块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清洗室内且与摆动杆传动连接,所述摆动杆上设有开口,所述滑块设置在开口内,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与刷洗单元连接;
所述刷洗单元包括支架、定位块、连杆、限位块、喷淋结构和三个擦洗结构,所述支架的竖向截面的形状为U形且U形截面向下设置,所述定位块固定在支架的一侧,所述定位块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喷淋结构设置在支架的内部,所述限位块通过连杆固定在支架的上方,所述限位块位于第三凹槽内,三个所述擦洗结构分别设置在支架的内壁上;
所述擦洗结构包括刷洗板、若干调整组件和若干贴合组件,所述调整组件均匀设置在刷洗板的一侧且靠近支架的内壁上,所述贴合组件均匀设置在刷洗板的另一侧;
所述污水箱内设有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排水盖、导流板、第一水泵和过滤机构,所述排水盖设置在污水箱的上方,所述导流板固定在污水箱的顶端,所述第一水泵设在污水箱内,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污水箱内的一侧;
所述污水箱通过第一水泵与清水箱连通。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清洗效果,所述喷淋结构包括喷淋管道、第二水泵和若干喷头,所述第二水泵通过喷淋管道与喷头连通。
作为优选,为了全面清洗汽车的表面,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第一气泵、第一活塞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泵与第一气缸连通,所述第一气缸的底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位于第一气缸内,所述第一活塞的另一端与刷洗板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康市嘉翔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永康市嘉翔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94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