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扩频数据传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8479.7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8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盛;李林;曾戈弋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科能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69 | 分类号: | H04B1/69;H04B1/7073;H04B1/7097;H04B3/5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吴晓梅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数 据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扩频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扩展频谱通信(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简称扩频通信,其特点是传输信息所用的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带宽。扩频通信技术在发送端以扩频编码进行扩频调制,在接收端以相关解调技术接收信息,这一过程使其具有诸多优良特性。扩频通信技术是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其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最小带宽;频带的扩展是通过一个独立的码序列来完成,用编码及调制的方法来实现的,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在接收端则用同样的码进行相关同步接收、解扩及恢复所传信息数据。
传统扩频通信是连续发送扩频码,为了防止受干扰,通常采用比较长的扩频码,必须经历一个跟踪、调整、同步的过程,需要调整在准确的时间点才能获取扩频码,连续发送的过程中受干扰的程度高,同时在连续发送的过程中无法实时了解当前电网的噪声情况,无法有效地抑制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扩频数据传输方法,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扩频数据传输方法,用于50Hz低压交流电力线的数据传输;数据发送时,对电力线电压进行自适应检测,利用周期为20ms的正向过零点检测结果作为时间轴的基准点,在以该时间基准点为原点的时间轴上,在具有固定时间偏移绝对值的时域子隙传输扩频码,由连续若干传输周期来完成所有数据发送,如此循环发送直至结束;数据接收时,数据接收端与数据发送端同步后仅对时域子隙内的扩频码进行解扩处理;同时对各时域子隙进行功率谱检测,只有当解扩值大于解扩门限同时该时域子隙内的功率谱密度值大于阈值时,才认为该时域子隙内有在传输扩频码,通过该扩频码还原出原发送数据,否则当作干扰信号处理。
一实施例之中:数据接收时,对时域子隙内的扩频码进行扩频解扩处理。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时域子隙由20ms的传输周期等间隔分割而成。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将扩频码的发送时机限定在交流电压每个周期内被细分的时域子隙内,而接收时也只需接收时域子隙内的扩频码并进行解扩即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电网噪声对信息传输的干扰。
另外,本发明还采用扩频解扩及功率谱检测的双重手段,与同步通信时域传输切割结合,能够降低扩频检测门限,提高灵敏度,进一步有效提高通信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扩频数据传输的发送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扩频数据传输的接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本发明主要针对低压电力线上存在的电器噪声、电压波动、随机噪声、谐波干扰等众多干扰方式提出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具有同步建立可靠性高的特点,可大大降低受干扰的程度,同时能够降低扩频检测门限及减少扩频码的长度,提高灵敏度,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通信能力。
这种扩频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数据发送和接收阶段:数据发送时,将准备发送的数据和信息通过编码和交织形成扩频码;数据发送端在数据发送前进行正向过零点检测,忽略反向过零点,当检测到正向过零点时开始标记发送起点,以该点为时间轴原点为基准,对一个电力线的传输周期进行等间隔分割处理,将固定时间偏移绝对值的时域子隙视为有效时隙,该有效时隙在传输周期内平均分布,在有效时隙内加载扩频码;由连续若干传输周期来完成所有数据发送,每个电网传输周期开始前均进行正向过零点检测,如此循环发送直至结束;数据接收时,数据接收端与数据发送端同步后仅对有效时隙内的扩频码进行解扩处理同时检测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只有当解扩值大于解扩门限同时该有效时隙内的功率密度值大于阈值时,才认为该有效时隙内有在传输扩频码,通过该扩频码还原出原发送数据,否则当作干扰信号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科能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科能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84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