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斛专用肥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7561.8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卓然;张琳;丁熊秀;李庆和;高业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紫瑞园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斛 专用 肥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斛专用肥料。
背景技术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北有人参,南有枫斗”,所谓的枫斗就是石斛茎做成的卷曲的团行颗粒,石斛为兰科,属多年生草木植物,是我国名贵中药,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素有“中华仙草”之美称。其具有调节免疫、延缓衰老等功效。
由于人类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加上长期过度采摘,野生资源已经频临枯竭,收购量大幅度下降。我国已经禁止采伐多年,石斛因野生资源枯竭而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大量人工栽培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石斛生长的一大决定性因素就是肥料,肥料的营养含量及搭配的合理与否产生的效果则大不相同,现有的肥料多为通用肥料,针对性较差,满意满足石斛生长所需营养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石斛专用肥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斛专用肥料,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豆粕30~45份、花生粕15~30份、动物粪便10~25份、鱼粉7~16份、贝壳粉5~12份、板栗壳10~20份、赖氨酸2~6份、腐殖酸3~8份、葡萄糖酸锌4~10份、茶叶渣7~15份、聚丙烯酰胺4~9份、矿物盐2~7份、硝化细菌0.01~0.09份和甘蔗渣3~11份。
所述石斛专用肥料,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豆粕33~42份、花生粕19~26份、动物粪便13~21份、鱼粉9~14份、贝壳粉7~10份、板栗壳12~17份、赖氨酸3~5份、腐殖酸4~6份、葡萄糖酸锌5~9份、茶叶渣9~13份、聚丙烯酰胺5~8份、矿物盐3~6份、硝化细菌0.02~0.07份和甘蔗渣5~10份。
所述石斛专用肥料,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豆粕36份、花生粕21份、动物粪便16份、鱼粉10份、贝壳粉8份、板栗壳15份、赖氨酸4份、腐殖酸5份、葡萄糖酸锌7份、茶叶渣11份、聚丙烯酰胺6份、矿物盐5份、硝化细菌0.05份和甘蔗渣8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种石斛专用肥料成分配比合理,营养丰富,易于吸收,能全面提供石斛生长所需全部营养物质,肥料利用率高,肥效好,原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低,可有效促进石斛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种石斛专用肥料,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豆粕30~45份、花生粕15~30份、动物粪便10~25份、鱼粉7~16份、贝壳粉5~12份、板栗壳10~20份、赖氨酸2~6份、腐殖酸3~8份、葡萄糖酸锌4~10份、茶叶渣7~15份、聚丙烯酰胺4~9份、矿物盐2~7份、硝化细菌0.01~0.09份和甘蔗渣3~11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石斛专用肥料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豆粕33~42份、花生粕19~26份、动物粪便13~21份、鱼粉9~14份、贝壳粉7~10份、板栗壳12~17份、赖氨酸3~5份、腐殖酸4~6份、葡萄糖酸锌5~9份、茶叶渣9~13份、聚丙烯酰胺5~8份、矿物盐3~6份、硝化细菌0.02~0.07份和甘蔗渣5~10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石斛专用肥料由如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豆粕36份、花生粕21份、动物粪便16份、鱼粉10份、贝壳粉8份、板栗壳15份、赖氨酸4份、腐殖酸5份、葡萄糖酸锌7份、茶叶渣11份、聚丙烯酰胺6份、矿物盐5份、硝化细菌0.05份和甘蔗渣8份。
该种石斛专用肥料成分配比合理,营养丰富,易于吸收,能全面提供石斛生长所需全部营养物质,肥料利用率高,肥效好,原料廉价易得,生产成本低,可有效促进石斛生长。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紫瑞园林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紫瑞园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75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