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布式能源削峰填谷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7046.X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6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高炜;杨玉;李红智;聂鹏;陈渝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1/02 | 分类号: | F24D11/02;F24D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分布式 能源 削峰填谷 临界 二氧化碳 供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储能供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布式能源削峰填谷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化石能源终将枯竭,同时随着环保及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几十年来,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清洁能源发展迅猛,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比重越来越高。我国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增加迅猛。但是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的非稳态特性,加之我国优质风、光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重心分布之间的错位矛盾,致使弃风、弃光等问题始终伴随着我国风电、光伏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能源浪费。为此,火力发电厂需要担负调峰的责任,经常需要变负荷运行。火力发电厂在低负荷运行下的效率较低,造成供电煤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分布式能源处于发电高峰期时产出的过量电能通过电网输送到人口聚集区或工业区,并且储存起来,在电网负荷的高峰时期或者需要的时候把热量释放出来,满足生活及生产的热量需求的用于分布式能源削峰填谷的超临界二氧化碳供热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热泵加涡流管系统及储热及供热系统;
所述的热泵加涡流管系统包括压缩机以及与压缩机的出口相连的第一储热换热器的工质侧入口,第一储热换热器工质侧出口与涡流管的入口相连,涡流管的高温侧出口与第二储热换热器工质侧入口相连,涡流管的低温侧出口与加热器的入口相连,加热器出口的流体与第二储热换热器工质侧出口的流体汇合后与压缩机入口相连;
所述的储热及供热系统包括一端分别与第一储热换热器和第二储热换热器的传热工质侧低温端相连的低温储罐,低温储罐的另一端与供热换热器工质侧低温端相连,高温储罐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储热换热器和第二储热换热器的传热工质侧高温端相连,高温储罐的另一端与供热换热器工质侧高温端相连。
由于本发明的系统中设置了高、低温储罐及供热换热系统,当分布式能源处于发电高峰期时产出的过量电能通过电网输送到人口聚集区或工业区,并且储存起来,在电网负荷的高峰时期或者需要的时候把热量释放出来,满足生活及生产的热量需求,一方面避免了弃风、弃光等浪费,并且大大缓解了电厂调峰的负担,另一方面,实现了替代散烧煤、燃油的能源消费方式,提高我国电网负荷的稳定性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等。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热储能分布式供热系统可以替代常规的燃煤供暖小锅炉,实现能源终端消费的电能替代,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能源的浪费。电热储能分布式供热系统的大量建设,可以增加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减少弃风、弃光、弃水的现象。电热储能分布式供热系统能够在电网负荷的低谷时期运行,满足电网负荷高峰时期的供热需求,起到削峰填谷、稳定电网的作用。
相对于简单的电锅炉来说,本发明不仅有将发电高峰时期过剩的电能转换为热能利用,还吸收了环境中热量,增加了能量利用效率,减小了耗电量。
相对于单纯的热泵供热系统来说,本发明结合了涡流管。传统热泵系统加热的原理是单纯依靠压缩机对低温低压工质进行压缩做功来提高工质温度,供热后再通过节流降压获得低于环境的温度,并从环境中吸收热量。为了获得符合使用需要的温差,往往要求压缩机有较大的压缩比,否则无法达到需要的供热温度,或者无法通过节流获得低于环境的温度,以实现从环境中吸取需要的热量。这样对于压缩机制造提出了较高要求,提高了成本,也限制了使用范围。而涡流管的使用可以大大缓解以上问题。涡流管可以将一定压力的流体自然的分为冷热两股流体,实现了温度以及热量的分离,而非单纯通过节流效应降低温度。这样通过压缩机增压并供热后的工质,通过涡流管后不仅可以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低温工质,还可以再次获得高温工质继续供热,这部分热量即从低温工质中吸取,不消耗电能。涡流管是静设备,成本低,这样系统可以降低对于压缩机压比的需求,成本更低,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压缩机、2为第一储热换热器、3为涡流管、4为第二储热换热器、5为加热器,6为低温储罐、7为高温储罐、8为供热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70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热电解耦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风扇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