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北斗系统的车载碳排放监测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6050.4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1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郭晓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安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新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北斗 系统 车载 排放 监测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北斗系统的监测系统,具体为一种北斗系统的车载碳排放监测终端。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是汽车使用时产生的废气,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
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达到一定浓度时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造成土壤和水源酸化,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
目前一般是在汽车出厂时对汽车的相关指标进行控制,汽车售出后以年检的方式对汽车尾气排放水平进行检测,大多采用怠速法和简易工况法模拟实际行驶状态,无法在汽车正常行驶状态中实时判断其尾气造成的污染程度。
随着气候变暖,碳排放相关议题日益受到关注,碳排放主要指二氧化碳排放。根据估测,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近四分之一。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加,故有必要对汽车的碳排放量进行检测,以使使交通管理部门或环境保护部门评价交通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效果,或发现交通体系中碳排放量超标的车辆从而进行监督管理。
因此,如何对汽车进行碳排放检测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目前还没有一种完整的汽车车载碳排放检测终端,无法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实时远程监测每一辆汽车所排放的碳排放数据,无法及时地找到碳排放超标的车辆,也无法对超标车辆及时进行警告和处置,对汽车尾气碳排放的控制难度比较大,不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北斗系统的车载碳排放监测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碳排放监测终端(1)和若干个固定于汽车尾部的车载检测终端(2);所述碳排放监测终端(1)包括:装置主体、位于装置主体内部的处理芯片(3)、镶嵌在装置主体上的显示屏(4)、北斗GPS模块(5)、矩阵按键输入模块(6)、时钟模块(7)、电源模块(8)、对比模块(10);所述车载检测终端(2)包括采集模块(9)、分析模块(11)和北斗定位模块(12),所述北斗定位模块(12)与北斗GPS模块(5)无线通讯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4)与处理芯片(3)电性连接,用于显示处理芯片(3)的电信号转换为图像信号加以显示;
所述北斗GPS模块(5)用于接收北斗定位模块(12)的信息,并将位置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发送至处理芯片(3);
所述矩阵按键输入模块(6)用于输入不同车载检测终端的编号信息;
所述时钟模块(7)用于定时;
所述电源模块(8)用于为上述各个模块供电,使其维持正常工作。
优选的,所述采集模块(9)的进气口和汽车的排气管相连,采集模块(9)的出气口和所述分析模块(11)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分析模块(11)输出信息至北斗定位模块(5)。
优选的,所述采集模块(9)包括依次相连的油水过滤器(91)、粉尘过滤器(92)和真空泵(93)。
优选的,所述油水过滤器(91)的进气口和汽车的排气管相连,所述真空泵(93)的出气口和所述分析模块(11)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真空泵(93)的运行控制端和所述分析模块(11)相连。
优选的,所述分析模块(11)用于尾气分析,并将分析后的信号通过北斗定位模块(12)传输至北斗GPS模块(5)。
优选的,所述分析模块(11)用于检测尾气成分含量。
优选的,所述碳排放监测终端还包括数据库(13),所述对比模块用于对比数据库内信息与车载监测终端传输回来的信息。
优选的,所述数据库(13)用于存储各个车载检测终端(2)编号信息,以及碳排放标准.
优选的,所述碳排放标准信息为:汽油国 0 标准、汽油国 I 标准、汽油国 II 标准、汽油国 III 标准、汽油国 IV 标准、汽油国 V 标准、柴油国 0 标准、柴油国 I 标准、柴油国 II 标准、柴油国 III 标准、柴油国 IV 标 准、柴油国 V 标准。
例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要稳定达到国Ⅲ机动车排放标准,车辆必须装备使污染物排放达到国Ⅲ标准的技术措施,同时使用达到欧Ⅲ标准的油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安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安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60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筒式试纸分离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低温等离子体原子荧光测砷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