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识别和管理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5891.3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9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尚雪层;杨显峰;杨操;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云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3/044;G01G1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518056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识别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测量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识别和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多个用户共同使用一个智能秤,这样就需要对不同的用户进行有效地识别和管理。现有技术中,用户需要在终端APP建立多个帐户,或在同一帐户下建立多个用户分支,才能实现这种识别和管理,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智能秤测量体重、体脂时,需要手动切换帐户或用户分支,才能和智能秤连接,匹配至正确的用户,以计算该用户的身体参数。
对用户来说,频繁地进行手动切换太过繁琐,速度慢且容易忘记,如果忘记切换,就会导致匹配错误地用户,如实际是一个用户在称重,但在APP中其称重结果是显示在切换前的另一用户的名下,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识别和管理的方法及系统,能够自动识别用户身份,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识别和管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建立至少一个用户的身份信息模型;
检测使用智能秤的当前用户的触摸信号;
根据所述触摸信号和所述身份信息模型,识别当前用户的身份。
进一步地,所述建立至少一个用户的身份信息模型,具体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用户的身份信息,并检测每个用户首次使用智能秤时的原始触摸信号;
将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原始触摸信号进行匹配并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高。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触摸信号和所述身份信息模型,识别当前用户的身份,具体包括:
将所述触摸信号与至少一个原始触摸信号进行对比;
若所述触摸信号与其中一个原始触摸信号相同,则根据所述触摸信号对应的身份信息,识别所述当前用户的身份。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每个用户首次使用智能秤时的原始触摸信号,具体包括:
检测每个用户首次触摸智能秤时产生的电容值或感应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使用智能秤的当前用户的触摸信号,具体包括:
检测当前用户在触摸智能秤时产生的电容值或感应电流。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识别和管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触摸感应模块,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其中,所述触摸感应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触摸感应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触摸感应模块,用于检测使用智能秤的当前用户的触摸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触摸信号和身份信息模型,识别当前用户的身份,并与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触摸感应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触摸感应模块为电容式触摸屏。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单元和通信单元;
其中,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摸信号和所述身份信息模型,识别当前用户的身份;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与用户智能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识别和管理的方法及系统,通过检测触摸时的触摸信号,能够自动识别用户身份,而无需用户手动切换身份,识别速度快,且准确率高,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用户识别和管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用户识别和管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用户识别和管理的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建立至少一个用户的身份信息模型。
优选地,步骤S1具体包括:接收至少一个用户的身份信息,并检测每个用户首次使用智能秤时的原始触摸信号;将同一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原始触摸信号进行匹配并存储。其中,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高,所述身份信息是用户预先输入并存储于智能秤中的。
优选地,所述检测每个用户首次使用智能秤时的原始触摸信号,具体包括:检测每个用户首次触摸智能秤时产生的电容值或感应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云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云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5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