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醉剂蒸发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35882.4 | 申请日: | 2017-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6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祖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祖燕 |
| 主分类号: | A61M16/18 | 分类号: | A61M16/18;A61M16/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2 | 代理人: | 王利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剂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醉剂蒸发器。
背景技术
麻醉剂蒸发器是麻醉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患者的安危。目前,市场是普遍采用纯机械式麻醉剂蒸发器,但普遍对麻醉药浓度控制的精度不高,且受环境温度、压力波动等影响较大。
相较于机械式麻醉剂蒸发器,电子控制麻醉剂蒸发器有很多优点,例如控制输出气体中麻醉气体浓度的精度高、工作温度范围宽、用药剂量可测量等。当前市场上的电子控制麻醉剂蒸发器都是专机专用,各厂家的电子控制麻醉剂蒸发器也不能互换通用,导致现有的电子控制麻醉剂蒸发器的优秀性能不能普及。现有的电子控制麻醉剂蒸发器专机专用,且均必须配置专门的终端设备用于调节浓度,导致市场应用范围窄小,成本高昂,经济效益不高,无法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麻醉剂蒸发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控制麻醉剂蒸发器需要借助外部终端设备才能控制输出的麻醉气体浓度的问题。并且解决不能和适配目前市场上的机械式麻醉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麻醉剂蒸发器,所述麻醉剂蒸发器包括:
输入接口、输出接口、供电系统、主控芯片、输入界面、麻醉气体浓度调节单元;
所述麻醉气体浓度调节单元分别与所述输入接口、所述输出接口及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主控芯片还分别与所述供电系统、所述输入界面连接;
所述输入接口,用于接收麻醉机输送的载气;
所述输入界面,用于接收用户设置的麻醉气体浓度;
所述主控芯片,用于向所述麻醉气体浓度调节单元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麻醉气体浓度调节单元,产生麻醉蒸气以及将产生的麻醉蒸气与所述载气混合,生成浓度符合所述用户设置的麻醉气体浓度的麻醉气体;
所述输出接口,用于将生成的所述麻醉气体输送给麻醉机;
所述供电系统,用于给所述麻醉剂蒸发器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麻醉气体浓度调节单元,包括:
流量传感器、麻醉剂蒸发单元、流量控制单元以及混合腔;
所述流量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载气分离为第一载气和第二载气,所述第一载气输送至所述麻醉剂蒸发单元,所述第二载气输送至所述混合腔;
所述流量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载气的流量,并将获取的所述载气的流量发送给所述主控芯片;
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根据所述载气的流量及用户设置的麻醉气体浓度,计算所述第一载气的所需流量,并向所述流量控制单元发送控制指令,以将所述第一载气的流量控制为所述所需流量;
所述麻醉剂蒸发单元,用于产生麻醉蒸气,将所述麻醉蒸气与所述第一载气混合生成带有麻醉蒸气的第一载气,并将所述带有麻醉蒸气的第一载气输送至所述混合腔;
所述混合腔,用于将所述第二载气与所述带有麻醉蒸气的第一载气混合,生成浓度符合所述用户设置的麻醉气体浓度的麻醉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麻醉剂蒸发单元,包括:
加药口、混药器、储药室以及蒸发室;
所述加药口,用于接收用户灌充的麻醉剂;
所述储药室,用于储存麻醉剂;
所述蒸发室,用于蒸发麻醉剂,生成麻醉蒸气;
所述混药器,用于将所述麻醉蒸气与所述第一载气混合,生成带有麻醉蒸气的第一载气。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控制单元为流量控制阀或容积式泵。
进一步地,所述麻醉气体浓度调节单元,包括:
流量传感器、蒸发室、加压装置、储药室以及喷药器;
所述流量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载气的流量,并将获取的所述载气的流量发送给所述主控芯片;
所述加压装置,用于给所述储药室加压,以使所述储药室中储存的麻醉剂进入所述喷药器中;
所述主控芯片,用于根据所述载气的流量及用户设置的麻醉气体浓度,计算麻醉剂的所需剂量,并向所述喷药器发送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喷药器向所述蒸发室喷射所述所需剂量的麻醉剂;
所述蒸发室,用于将所述麻醉剂蒸发成麻醉蒸气,并将所述麻醉蒸气与所述载气混合,生成浓度符合所述用户设置的麻醉气体浓度的麻醉气体。
进一步地,所述麻醉气体浓度调节单元,包括:
流量传感器、蒸发室、泵以及储药室;
所述流量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载气的流量,并将获取的所述载气的流量发送给所述主控芯片;
所述储药室,用于储存麻醉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祖燕,未经杨祖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58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速凹槽部件
- 下一篇:全方位腿部神经内科治疗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