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5625.0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9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琴;许蘅;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玉琴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8G18/32;C08L79/08;C08L75/04;C08L91/00;C08K9/04;C08K3/26;C08K5/42;C08K5/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87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亚胺 泡沫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航海等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传统泡沫塑料(如PS、PU、PVC等)在强度、刚度及耐热性等方面已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故研制高性能泡沫塑料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以及军用舰船上的材料的特性是具有本质阻燃、环保无毒、耐受温度范围宽、导热系数低、耐辐照、质轻、易加工安装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可以在超高温、超低温、高盐雾、强噪声、强腐蚀、强辐射等极端条件下长期服役,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质量保证。聚酰亚胺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其倍受青睐,因其具有质轻、阻燃、耐辐射、发烟率低、环保、防震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舰船、高铁、激光、核电等领域,但其综合性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缓冲材料与产品直接接触可以起到减震作用,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包装材料对产品的保护。作为新型泡沫材料的代表,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因其具有质轻、阻燃、耐辐射、环保、防震等优良特性,在航空航天、电子电器及信息产业领域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航天产品在运输及保存过程中,还要求缓冲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能够耐受冷热交变的考验,在变化环境中保持性能稳定,以保障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安全性,延长贮存寿命。目前聚酰亚胺泡沫的制备主要有一步法、两步法和预聚法。一步法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仪器设备易操作,制备的泡沫孔径均匀、性能稳定,但原料配比对泡孔结构影响很大,且很难控制发泡过程中大量热量的释放。两步法制备的泡沫塑料综合性能较好,但制备工艺复杂,成型周期长,因隔热作用导致聚酰亚胺泡沫表层和内部均匀性差。预聚法,工艺简单,通过控制预聚体黏度,有效控制发泡过程,制备出聚酰亚胺泡沫,在泡孔结构控制方面比一步法制备聚酰亚胺泡沫更易于实现,同时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聚酰亚胺泡沫的综合性能,但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进一步改善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能,才能促进其推广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聚酰亚胺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10~20份均苯四甲酸酐,15~20份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80~150份极性溶剂,8~10份氧化钙,15~20份水,10~15份无水乙醇,1~3份稳泡剂,4~6份降粘剂,1~3份偶联剂;
(2)先将均苯四甲酸酐、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和极性溶剂加入反应釜,恒温搅拌反应,得预聚体;
(3)将氧化钙、无水乙醇、稳泡剂、降粘剂和偶联剂搅拌混合,得混合助剂;
(4)将预聚体和混合助剂混合反应后,冷却,再经程序升温至25~30℃,随后在恒温搅拌状态下加入水,恒温密闭搅拌反应后,得浆料;
(5)将所得浆料注入模具中,程序升温固化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脱模,即得聚酰亚胺泡沫材料。
所述极性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氧化钙还可以为预处理氧化钙,具体预处理过程为:将氧化钙和甘油按质量比为10:1~20:1加入球磨机,球磨混合4~6h,得预处理氧化钙。
所述稳泡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硅油AK8803或硅油AK8807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降粘剂为蓖麻油、机油或柴油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或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技术方案以水为发泡剂,通过在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制备过程中添加氧化钙,在反应过程中,一部分水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起到发泡作用,而另一部分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充当二氧化碳储存剂的作用,先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而在过量二氧化碳和水条件下,进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氢钙而将二氧化碳储存于体系中,再配合整个反应过程中对温度的严格控制,从而使体系稳定发泡,使体系内部形成均匀泡孔结构,而在后续程序升温固化过程中,碳酸氢钙在相对较低温度下即开始分解,并生成水、二氧化碳和碳酸钙,水可与体系中残留的异氰酸酯进一步反应,使反应更充分,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进一步起到稳定发泡的效果,使产品稳定性得以有效提高,最终碳酸钙作为填料,分散于泡孔结构内壁,起到增强效果,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玉琴,未经丁玉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5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芳纶1414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硅氧烷的制备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