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氨基‑1‑环丙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35505.0 申请日: 2017-10-10
公开(公告)号: CN107698462A 公开(公告)日: 2018-02-16
发明(设计)人: 崔振海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科脉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C253/30 分类号: C07C253/30;C07C255/31
代理公司: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9 代理人: 路宽
地址: 400700 重庆市北碚区安礼***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氨基 环丙腈 盐酸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氨基-1-环丙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氨基-1-环丙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其可以继续水解获得1-氨基-1-环丙酸,是一种优良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众多药物中含有环丙烷结构,目前其公开的合成方法有:1990年,Salaun, Jacques(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1990, 55(14), 4276-81.)报道的用丙烯醛作原料,经氯化、氰基化、氨解、缩合、水解反应得氨基丙腈盐酸盐。随后众多专利PCT Int. Appl., 2005028429、2005074904、2006060810、2006060494、2006102535、2008042968、2010056877、2012064642和美国专利US 20080293819报道了用二苯甲酮亚胺与氨基丙腈在二氯甲烷中反应,然后与1,2-二溴乙烷在甲苯中存在相转移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制得二苯甲酮亚氨基乙腈,最后在盐酸水溶液和乙醚两相体系中反应得氨基丙腈盐酸盐。2008年中国专利(CN 101225057B)和2009年文章(广东化工, 2009, 36(6), 35-36.)通过对文献方法改进,同样采用二苯甲酮亚胺为原料与氨基丙腈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与1,2-二溴乙烷反应,然后采用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解去二苯甲酮亚胺的保护,脱保护后的氨基与阳离子树脂中的磺酸基团反应,产物固载到树脂中,通过过滤实现产物与底物的分离。2013年,Shivaraj, Yellappa(Journal of the Korean Chemical Society, 57(2), 241-245; 2013.)报道了以环丙酮为原料经一些列反应获得1-氨基-1-环丙腈。2015年,文献(Chemical Science, 6(9), 5164-5171; 2015.)报道用丙二睛作起始物料合成1-氨基-1-环丙腈,但文献无具体步骤可参考,收率不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1-氨基-1-环丙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硝基乙腈为起始原料,在碱催化作用下与1,2-二卤乙烷反应制得1-硝基-1-环丙腈,再经硝基还原反应得到1-氨基-1-环丙腈盐酸盐。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氨基-1-环丙腈盐酸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硝基乙腈和1,2-二卤乙烷,将混合体系降温至-5-0℃,分批加入碱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冰水混合物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1-硝基-1-环丙腈,所述1,2-二卤乙烷为1,2-二氯乙烷或1,2-二溴乙烷,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2)在反应容器中加入1-硝基-1-环丙腈和溶剂乙醇或甲醇,氮气置换后加入钯碳催化剂,室温下间歇通入氢气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回收钯碳催化剂重复循环使用,滤液浓缩后得到1-氨基-1-环丙腈溶液,再于0℃向1-氨基-1-环丙腈溶液中通入干燥氯化氢气体产生白色固体,过滤得到1-氨基-1-环丙腈盐酸盐。

进一步优选,步骤(1)中所述硝基乙腈、1,2-二卤乙烷与碱的投料摩尔比为1:1:2-4。

进一步优选,步骤(2)中所述钯碳催化剂中钯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该钯碳催化剂的用量为1-硝基-1-环丙腈重量的1%-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成本低廉且适于产业化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在反应瓶中加入硝基乙腈86 g(1.0 mol)和1,2-二溴乙烷186 g(1.0 mol),将混合体系降温至-5℃,分批加入氢氧化钠160 g(4.0 mol)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冰水混合物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1-硝基-1-环丙腈103 g,收率91.9%,气相纯度99.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脉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科脉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5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