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4141.4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6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致侨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12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可折叠 升降 机构 养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包括:支架主体,其包括四根立柱;多个蚕茧匾层,其上设有容置蚕茧方格簇的空间;提升机构,其包括一对齿条、一对齿轮以及电机;升降机构,其包括多对第一升降组件和一对第二升降组件,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一对上定位块、一对下定位块、一对滑动杆,第二升降组件包括上套筒、下套筒、连接件以及底座。本发明能够达到相当的高度,空间利用率高,操作人员在地面即可完成操作,省时省力,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蚕桑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
背景技术
桑蚕(Bombyx mori Linnaeus)又称家蚕,简称蚕,是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一生经过卵、蚕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平面养殖的单层结构空间利用率低,在养同样数量的情况下需要数倍面积的养殖场地,不但浪费了有限的养殖空间,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投入成本。目前较为先进的养蚕方式是室内立体养蚕,但立体养蚕的工具还不够理想。现有技术中的养蚕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工具,即在木架上放置多层蚕匾,这种工具结构简单,但是每次从木架的上层取下蚕匾进行操作时非常的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其能够达到相当的高度,空间利用率高,操作人员在地面即可完成操作,省时省力,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包括:
支架主体,其包括四根立柱;
多个蚕茧匾层,自上而下设置在四根立柱之间,所述蚕茧匾层上设有容置蚕茧方格簇的空间;
提升机构,其包括一对齿条、一对齿轮以及电机,一对齿条沿竖向相对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立柱上,一对齿轮分别与一对齿条啮合,一对齿轮的转动轴的一端通过皮带传动、另一端分别轴承连接至位于最上方的一个蚕茧匾层上,其中一个齿轮的转动轴的端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升降机构,其包括多对第一升降组件和一对第二升降组件,任一对第一升降组件位于相邻两个蚕茧匾层之间、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蚕茧匾层的一组对边,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一对上定位块、一对下定位块、一对滑动杆,所述上定位块滑动设置在所述蚕茧匾层的下表面,所述下定位块固定在所述蚕茧匾层的上表面,所述滑动杆的两端部分别与同侧的上定位块、下定位块铰接,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上套筒、下套筒、连接件以及底座,所述上套筒的上端轴承连接至所述齿轮的转动轴上,所述上套筒的下端与所述下套筒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下套筒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上套筒与所述下套筒均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件为一中空圆柱状结构,其沿轴向设有直径较大的第一贯通孔与直径较小的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均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其中,所述上套筒、所述下套筒均由多个子套筒叠设形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所述蚕茧匾层的下表面设有滑槽,滑槽的一端位于所述下定位块正上方、另一端向该侧的齿轮方向延伸,所述滑槽的长度与所述滑动杆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所述支架主体采用铁或者铝金属材料加工而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所述蚕茧匾层的下表面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所述立柱自上至下设有多对通孔,任一对通孔的连线落在位于对角线的两根立柱的连线上,支撑杆可穿插在一对通孔中,支撑杆的长度大于一对通孔的间距。
优选的是,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升降机构的养蚕架,相邻两对通孔的间距不超过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致侨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南宁致侨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4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