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交通管理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3239.8 | 申请日: | 201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9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雷;徐多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文雷;徐多丽 |
主分类号: | G08G1/09 | 分类号: | G08G1/09;G08G1/07;G08G1/08;G08G1/087;G08G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乐清市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物联网 无线通信 主控系统 云端 基站 链接 道路交通管理控制系统 数据库 指示灯 交通管理控制系统 指令 物联网终端 指示灯功能 发送指令 功能调控 建立通信 交通控制 控制系统 虚实线 光带 光标 工作站 路基 发送 路段 交通 网络 | ||
一种物联网道路交通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主控系统(5)和路基物联网终端(1),该终端(1)具有多种颜色的指示灯功能。将大量的终端(1)成带状安装于路面,代替现有道路上的虚实线。终端(1)以无线通信(2)的方式自动与就近的基站(3)建立通信,实现物联网功能并链接至云端数据库(4)。控制系统(5)通过网络与云端数据库(4)链接。交通管理员通过交通控制工作站(7)操作主控系统(5)向终端(1)发送指令。该指令经过基站(3)以无线通信(2)的方式发送至路面上大规模安装的终端(1),终端(1)执行该指令。终端上的指示灯,在道路上形成光标或光带效果,实现对路段功能调控。
所属技术领域
一种物联网道路交通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主控系统和路基物联网终端。主控系统通过采集路基物联网终端的传感器数据,结合摄像头,测速雷达等道路信息,为道路维修维护,变更路段最高车速,切换路段通行状态等事务提供数据支持。由主控系统对路基物联网终端上的LED状态予以切换,实现对路段功能的调控。
上述的物联网是一种网络信息技术。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以中文表达是:“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包含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联网的设备不再局限于计算机、PAD、手机,而是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在此说明书中,物联网的定义是:路基物联网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按约定的协议,连接于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主控系统对大规模终端的控制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因此,本发明属于道路交通领域的信息化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道路控制技术,未能很好解决道路运力的以下问题:
1、交通潮汐现象即上下班高峰期,出现的一个方向车多堵塞,另一个方向车少道空的现象。2017年8月,山东省济南市针对交通的潮汐现象,采用由专业车辆移动隔离墩实现对道路运力的科学调节。该方案相对于传统的固态虚实线方案固然可取,但依旧存在移动隔离墩作业时间长,移动隔离墩的专业车辆在作业时占道的问题。
2、当医务车,警车,消防车等公务车因公事需要急行通过时,即使在交通状态未堵塞时,也常有提不上车速的无奈。这里也存在光靠公务车接近时的声光提示,提示距离不够远的原因。
3、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占用道路资源,使得快速公交车道运力沉余有待利用。
4、道路限速固定,未能根据实际环境变化予以调节,例如雨雪,冰冻天气时限速值普遍过高。
5、道路路基及路面损毁数据采集成本高,当前道路路基路面损毁状况采集设备普遍采用国外设备,由专业车辆和专业工程师沿路采集。如基于美国国家半导体的路桥振动波形采集等。且存在长期采集路基和路面振动波形、形变数据、压力参数时,采集成本过高。路基桥墩保养维修的滞后,增加了路桥坍塌事故发生的概率;路面保养维护的滞后,增加了爆胎等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6、小型汽车尾随大型汽车时,交通指示灯因前方大车视线受阻,以致未能按交通指示行驶。
7、部分分时段控制的路段,其道路指示牌安置于路边,提示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改善道路交通的管理效率,延长道路寿命,降低道路维修维护成本,提高道路运输能力。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在道路上成带状安装路基物联网终端,该终端替代原有路面的虚线和实线以及双实线。所有终端经移动通信网络受控于主控系统,实现联网控制。
2、路基物联网终端装备太阳能充电模块、蓄电池能源管理模块、物联网芯片模组,微控制器MCU、GPS/北斗定位模组、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姿态传感器、三原色LED和导光结构。
3、将现有的视觉视像头、测速传感器、数码显示屏链接于主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文雷;徐多丽,未经陈文雷;徐多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32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