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3187.4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1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荣;史作民;张小平;钟哲科;卞方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4/30;A01G24/28;A01G24/22;A01G24/15;A01G24/12;C08G18/66;C08G18/32;C08G18/48;C08J9/08;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困难 立地 植被 恢复 方法 | ||
1.一种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植物种子或幼苗种植在聚氨酯-植物生长基质复合体中,待种子或者幼苗生长到高20厘米以上后再将该复合体连同栽种的植物直接放入困难立地土壤的种植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植物生长基质复合体是亲水聚氨酯网格和植物生长基质组成,其中,亲水聚氨酯网格将植物生长基质材料包在网格中,两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亲水聚氨酯网格15-25%,植物生长基质75-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聚氨酯网格是通过在亲水聚氨脂泡沫在合成过程中添加发泡剂、催化剂、扩链剂、保水剂交联处理制成,其中亲水聚氨脂泡沫采用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合成,其中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按1:1的比例混合,在混合过程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0-30的发泡剂,0.2-0.4的扩链剂和0.3-0.5的保水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聚氨脂泡沫采用聚醚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合成,所述的聚醚多元醇为聚醚三醇,分子量为2500-6000,羟值50-60mgKOH/g,官能团为3;所述的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或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亲水聚氨脂泡沫合成过程中添加的发泡剂为去离子水,扩链剂为磺酸型亲水单体1,2-二羟基-3-丙磺酸钠(DHPA),保水剂为丙烯酸盐/丙烯酰胺交联型共聚物、淀粉/丙烯酸共聚物及纤维素与丙烯酸盐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生长基质由泥炭、生物炭和粘土矿物组成,三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80%、10-30%和10-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生长基质由泥炭、生物炭、粘土矿物组成,其中,泥炭是指机质含量60-90%、pH值4.5-6.0、总孔隙大于65%、长度小于2毫米的泥炭颗粒;生物炭通过植物源生物质在无氧或氧气浓度小于2%的缺氧、温度450-700℃的条件下裂解产生的固体产物,颗粒大小过80目筛;矿物粘粒为珍珠岩、蛭石、蒙脱石、硅藻土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颗粒大小过100目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困难立地的植被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植物生长基质复合体按下列步骤生产得到:先将将聚醚多元醇、发泡剂、扩链剂和保水剂,按配比混合,再植物生长基质,在容器内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异氰酸酯,计时搅拌8-10秒,待液体物料出现大量的细小泡沫,倒入模具中,在温度20-35℃条件下静止10-20分钟后脱模,再把脱模后产品放置在40-50℃通风、相对湿度小于50%的环境下熟化24-48小时后得到具有网状结构的聚氨酯-植物生长基质复合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31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