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3124.9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3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香;孔进喜;梅江;宋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A47J27/00 |
代理公司: | 11593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柳兴坤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器具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该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用于制作煲仔饭,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用于对锅体内容物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制作煲仔饭的过程包括焖饭阶段,所述焖饭阶段至少包括按顺序执行的第一焖饭过程和第二焖饭过程,所述加热部件在所述第一焖饭过程中单位时间输出的热量小于在所述第二焖饭过程中单位时间输出的热量。本发明提供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中,在第一段焖饭过程采用较低的单位时间热量输出,使得锅体维持在较低温度区间,从而在锅底及锅壁上形成一层锅巴,第二段焖饭过程采用较高的单位时间热量输出,使得锅体维持在较高温度区间,从而对形成的锅巴进行高温烘干,增加锅巴的酥脆度并形成锅巴特有的色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煲仔饭也称瓦煲饭,是一种广东、广西的汉族特色美食,以砂锅作为器皿煮米饭。煲仔饭的传统制作工艺为:将事先浸泡完成的米放入砂锅中,量好水量,加盖,采用大火把米饭煲至七成熟时加入配料,再转用慢火煲熟。由于煲仔饭烹饪过程不是一气呵成的,中途需要加入配菜,因此需专人看管,另一方面,通过煤气灶明火对砂锅进行加热,人工把控火候,需要丰富的经验。操作过程中,火候把握不当,容易导致紧贴砂锅底及侧壁的锅巴煮糊,不容易刮下食用;且锅巴适口性较差,具体表现为锅巴较硬,粘牙,不酥脆。
现有的一些具有制作煲仔饭功能的烹饪器具中,其控制方法通常是先大火加热,然后逐渐降低加热功率直至停止加热,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煲仔饭的锅巴存在着粘牙、口感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制作出形成的锅巴酥脆不粘牙、口感好的煲仔饭的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采用该控制方法进行控制的烹饪器具。
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用于制作煲仔饭,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用于对锅体内容物进行加热的加热部件,制作煲仔饭的过程包括焖饭阶段,所述焖饭阶段至少包括第二焖饭过程和先于所述第二焖饭过程执行的第一焖饭过程,所述加热部件在所述第一焖饭过程中单位时间输出的热量小于在所述第二焖饭过程中单位时间输出的热量。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焖饭过程执行完毕后,所述烹饪器具发出进行锅巴与米饭的剥离操作的提示。
优选地,所述第一焖饭过程执行完毕后,所述烹饪器具检测到合盖动作之后或者烹饪器具接收到继续制作煲仔饭的指令之后或者经过预定时间之后,继续执行所述第二焖饭过程。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焖饭过程中,所述加热部件进行间歇性加热,以将所述锅体维持在第一预定温度范围内;和/或,
在所述第二焖饭过程中,所述加热部件进行间歇性加热,以将所述锅体维持在第二预定温度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定温度范围为115℃至135℃;和/或,
所述第二预定温度范围为135℃至155℃。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焖饭过程中,所述加热部件以第一加热占空比和/或第一功率进行间歇性加热,在所述第二焖饭过程中,所述加热部件以第二加热占空比和/或第二功率进行间歇性加热;其中,加热占空比的定义为,加热部件进行循环开启和关闭,在一次循环中,持续加热时间与停止加热时间之比。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热占空比为X1:Y1,X1为6至16秒,Y1为16至26秒;和/或,
所述第二加热占空比为X2:Y2,X2为16至26秒,Y2为6至16秒。
优选地,所述第一焖饭过程的持续时间为10至30min;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31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备同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负载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