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供暖装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2877.8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4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霍德有;李士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德有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D1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许宇来 |
地址: | 110030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供暖 换热导管 太阳能热水器 电加热器 供暖空调 换热盘管 空调外机 循环结构 内胆 连通 球面 纳米加热器 热能利用率 太阳能地暖 椭圆形锥体 结构要点 空调内机 内胆表面 装备技术 六方形 外轮廓 盲孔 能源 | ||
太阳能供暖装备属于供暖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供暖装备。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能利用率高、节省能源的太阳能供暖装备。本发明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地暖装置和太阳能供暖空调,其结构要点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内胆和电加热器,内胆表面设置有多个六方形盲孔,内胆的外轮廓为椭圆形锥体球面;所述电加热器为纳米加热器;所述太阳能供暖空调包括空调内机、空调外机、第一换热导管和第二换热导管,空调外机通过第一换热导管连通第一换热盘管形成循环结构,太阳能通过第二换热导管连通第二换热盘管形成循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暖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供暖装备。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采暖可以获得非常良好的节能和环境效益,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欧洲、北美对太阳能供暖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应用范围和规模都很大。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大于4200MJ/m2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6%,优于大部分欧洲国家,北欧、中欧主要城市的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仅相当于我国的四类地区-四川、贵州。
太阳能供暖是继太阳能热水之后最有可能在我国普及推广的太阳能热利用技术。但是太阳能供暖具有季节性使用明显、系统使用率低和季节需热与太阳能辐射量不匹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能利用率高、节省能源的太阳能供暖装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地暖装置和太阳能供暖空调,其结构要点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内胆和电加热器,内胆表面设置有多个六方形盲孔,内胆的外轮廓为椭圆形锥体球面;所述电加热器为纳米加热器。
所述太阳能供暖空调包括空调内机、空调外机、第一换热导管和第二换热导管,空调外机通过第一换热导管连通第一换热盘管形成循环结构,太阳能通过第二换热导管连通第二换热盘管形成循环结构。
所述太阳能地暖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和地暖系统;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有蓄电池;地暖系统包括壁挂炉、与壁挂炉连通的供水管和回水管;蓄电池与壁挂炉的电源端连接;所述供水管通过分水器与地暖盘管的入口连接,地暖盘管的出口通过集水器连接到回水管;所述壁挂炉上设有自来水入口,在自来水入口上设有软化水处理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内胆的材料是聚丙烯的黑色改性塑料。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所述纳米加热器的形状是8字形。
其次,本发明所述第一换热盘管和第二换热盘管在空调内机的进口处和出口处分别设置有阀门。
另外,本发明所述供水管通过第一过滤器与分水器相连,回水管通过第二过滤器与集水器相连。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热能利用率高。
本发明为了减少结垢,防止堵塞,延长壁挂炉的使用寿命,杜绝因水垢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和设备损耗,在壁挂炉上设有自来水入口,在自来水入口上设有软化水处理器。
本发明第一换热盘管可冲入氟进行供暖工作,太阳能制热的热水可通过第二换热导管进入第二换热盘管内进行供暖工作,可以降低氟的使用量,节氟节电,还可以保证室内供暖的温度,太阳能接入出水管,将加热后的热水供给家庭使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德有,未经霍德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2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燃气取暖器
- 下一篇:后置增热的余热耦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