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锚头鳋病的氟铃脲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2781.1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4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研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8 | 分类号: | A61K31/7048;A61K31/17;A61K31/277;A61K9/14;A61P3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锚头鳋病 氟铃脲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锚头鳋病的氟铃脲组合物,所述用于防治锚头鳋病的氟铃脲组合物包括活性组分和辅料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氟铃脲、啶虫脒、阿维菌素;所述氟铃脲与所述啶虫脒、所述阿维菌素的重量比为1:(0.01‑0.2):(0.1‑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锚头鳋病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锚头鳋病的氟铃脲组合物。
背景技术
锚头鳋属于剑水蚤目、锚头鳋科,是一种寄生在鱼的鳃、皮肤、鳍、眼、头部、口腔等处的甲壳动物。锚头鳋把头部钻入鱼体内吸取营养,使鱼体消瘦。鱼体被锚头鳋钻入的部位,鳞片破裂,皮肤肌肉组织发炎红肿,组织坏死,水霉菌侵入丛生。锚头鳋露在鱼体表外面的部分,常有钟形虫和藻类植物寄生,外观好像一束束的灰色棉絮。鱼体大量感染锚头鳋时,好像披着蓑衣,故称“蓑衣病”。近年来,随着针对锚头鳋用药的增多,很多地区出现锚头鳋杀不死、易复发的现象,成为养殖户养鱼过程中的难题。
氟铃脲,英文名称:hexaflumuron,化学名称:N-[3,5-二氯-4-(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3-(2,6-氟苯酰基)脲。氟铃脲是苯甲酰脲类昆虫生长调节剂,能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从而阻碍害虫正常蜕皮和变态,还能抑制害虫进食速度。氟铃脲杀虫速度比一般苯甲酰脲类快,且兼有接触性杀卵活性,对棉铃虫特效,对夜蛾类鳞翅目害虫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啶虫脒(acetamiprid)是一种在我国应用较广的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其分子中含有氯代吡啶基和氰基,分子式C10H11ClN4,分子量222.7,熔点98.9℃,纯品为白色结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氯仿、二甲基甲酰胺等,不溶于脂肪烃、苯类等溶剂。啶虫脒与广泛使用的吡虫啉具有相同的杀虫机制,是继吡虫啉之后新推出的绿色高效杀虫剂品种。其特点是较吡虫啉杀虫速度快、在溶剂(尤其是低级脂肪醇)中的溶解度更大等,是取代吡虫啉用于农业害虫防治的超高效杀虫剂。该杀虫剂具有内吸、触杀、胃毒作用,杀虫效果好、用量小、持效期长,与其它常规杀虫剂无交互抗性。
阿维菌素属于一种大环内酯双糖类化合物,对许多寄生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特别是线虫和节肢动物均有良好的驱杀作用。但对绦虫、吸虫及原生动物无效。可用于鱼、虾、蟹混养塘杀虫,能驱杀鱼类棘头虫、指环虫、三代虫等蠕虫。它其作用机理是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γ氨基丁酸致其神经传导受到抑制以及瘫痪致毙。
由于啶虫脒在防治水产生物寄生虫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在水产生物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但该杀虫剂作用机制单一,容易产生抗药性。
另外由于长期使用阿维菌素,药物与寄生虫细胞内相应受体结合,亲合力降低,其药物敏感性减弱,随之减效或失效。再之寄生虫细胞内能消除药物的蛋白质及酶活性升高,并使其显性基因也有效地一代一代相传继承,从而产生了顽强的抗药性,最终致药物完全无效。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低毒且持效期长,可有效防治锚头鳋病的氟铃脲组合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用于防治锚头鳋病的氟铃脲组合物包括活性组分和辅料组分,所述活性组分包括氟铃脲、啶虫脒、阿维菌素;所述氟铃脲与所述啶虫脒、所述阿维菌素的重量比为1:(0.01-0.2):(0.1-2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氟铃脲与所述啶虫脒、所述阿维菌素的重量比为1:(0.05-0.1):(0.1-1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组分为用于防治锚头鳋病的氟铃脲组合物的重量的的2%-2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辅料组分包括分散剂、崩解剂、粘结剂、填料中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研,未经王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2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