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氢血根碱的分离制备及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2157.1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5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朱粉霞;张浩;李木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491/153 | 分类号: | C07D491/153;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氢血根碱 制备抗炎药物 表达水平 炎症信号 制备 诱导 柱色谱分离技术 冷凝回流提取 炎症细胞因子 医药技术领域 有机溶剂萃取 结构鉴定 抗炎作用 信号通路 炎性基因 炎性介质 药效机制 转录 苦地丁 磷酸化 抗炎 蛋白 药材 激活 浓缩 细胞 释放 应用 分析 研究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二氢血根碱分离制备方法及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用途。苦地丁药材通过冷凝回流提取,浓缩,有机溶剂萃取,进而以柱色谱分离技术分离得到二氢血根碱(LC‑PDA分析纯度,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二氢血根碱能够显著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中炎性基因iNOS、TNF‑α、IL‑1β及IL‑6的转录,从而抑制炎性介质NO的释放,及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及IL‑6蛋白的表达水平。抗炎药效机制研究表明,二氢血根碱能够抑制LPS诱导RAW 264.7细胞中炎症信号信号通路中TLR4、TLR2的表达水平和NF‑κB通路中IκBα、p65的磷酸化,即二氢血根碱通过抑制TLRs/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抗炎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中药苦地丁中分离制备出二氢血根碱,及其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苦地丁又名小鸡菜,系罂粟科(Papaveraceae)紫堇属植物地丁草(Corydalisbungeana Turcz)的干燥带根全草,为2015版中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收录品种,其产地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其性味辛、苦、寒,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对感冒发热、咽喉疼痛等多种炎症有较好疗效。文献报道苦地丁主要含生物碱成分,二氢血根碱为苦地丁中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成分之一(黄阁,李发美.苦地丁中生物碱的分离和结构鉴定.中草药,2003,34:882-883;郑建芳,秦民坚,郑昱,等.苦地丁生物碱的化学成分.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38(2):112-114;杜迎翔,翟小婷,朱粉霞,等.苦地丁药材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中药材,2015,38(8):78-8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中国民族药志.第2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12-316;Xiaoting Zhai,Jiaquan Chen,CuihuaJiang,et al.Corydalis bungeana attenuates LPS-induced inflammatory responsesvia the suppression of NF-κB signaling pathway in vitro and in vivo.Journalof Ethnopharmacology.2016,194(24):153-161)。
发明人前期利用柱色谱分离技术制备了二氢血根碱单体化合物(MS、1H-NMR、13C-NMR分析鉴定)。二氢血根碱在苦地丁中含量较为丰富,易于分离制备,其分子式为C20H15NO4,分子量为333.34,CAS登录号为3606-45-9。
目前关于二氢血根碱的专利报道中,二氢血根碱的应用仅有:二氢血根碱衍生物的盐(CN103585167A);及涉及到以二氢血根碱为原料的,血根碱醇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植物杀菌剂药物中的应用(CN102775417A)。目前尚无二氢血根碱在抗炎方面应用的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2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