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插式连接方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31994.2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8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许平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钜士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陈孝政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插式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插式连接方杆结构,包括外方杆和内方杆,所述内方杆的一端部设有用于连接外方杆的接插孔,并且该端部的一侧面设置有弹性钩;所述弹性钩的一端部向前延伸置于接插孔内,并且该端部设有锁扣脚;所述外方杆设有与接插孔相适配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上设有环形凹槽;将插接柱插入插接孔内,其中锁扣脚在弹力的作用下扣入环形凹槽内,完成安装,此时外方杆被弹性钩钩住不能拉出,内方杆和外方杆均可自由转动,当解扣更换外方杆时,只需将弹性钩的锁扣脚与环形凹槽相分离,就可以将外方杆向外拉出,将所需要长度的方杆插入内方杆内即可,使内方杆和外方杆可自由安装和拆解组合,以适用不同门厚,从而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接插式连接方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智能锁已经越来越普及,其锁体功能大部分为双快功能,在锁体与把和即把手之间只用安装一根方杆,在用把手开锁和上锁时内外把手同步动作,这种采用一根方杆的锁体结构缺点是用猫眼开锁工具从室外就能将锁打开,非常不安全。
随着技术的改进,现在的锁体设计为防猫眼功能锁体,让内外把手开门时不会同步动作,其结构是锁体拨叉由原来的单拨叉设计成内外双层拨叉,同时将方杆一分为二,门外开锁时外把手带动外方杆,外方杆带动锁体外层拨叉实现开锁,门内开锁时内把手带动内方杆,内方杆带动锁体内层拨叉实现开锁,出门时只需将门内防猫眼保险钮拨至锁止位,内把手就不能按下,从而猫眼工具无法将门打开。
实际应用中,现有内外方杆均为铆接为一个整体,内外方杆能相对旋动,由于市场上门厚的规格品种繁多,而对方杆的长度规格也要求有变化,为满足市场要求一般在发货时会提供几种长度铆接为整体的方杆,安装时根据需要选择想要的长度规格,但这种方式浪费比较大,无形中提高了其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能降低成本的接插式连接方杆结构,其具有内、外方杆可自由安装和拆解组合,以适用不同门厚,从而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接插式连接方杆结构,包括外方杆和内方杆,所述内方杆的一端部设有用于连接外方杆的接插孔,并且该端部的一侧面设置有弹性钩;所述弹性钩的一端部向前延伸置于接插孔内,并且该端部设有锁扣脚;所述外方杆设有与接插孔相适配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上设有环形凹槽;当插接柱插入插接孔内,在弹力的作用下扣入插接柱的环形凹槽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内方杆的一侧壁设有沟槽,所述沟槽向前延伸与接插孔相连通,所述弹性钩的一端部固定在沟槽内,另一端沿沟槽向前延伸,所述锁扣脚置于接插孔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内方杆还设有与沟槽相连通的解扣孔,在解扣孔内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与弹性钩相抵触,当按压按钮时,所述按钮会驱使弹性钩的锁扣脚与环形凹槽相分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沟槽设有安装孔,所述弹性钩的一端部折弯形成安装脚,所述安装脚可固定安装在安装孔内。
本发明有益效果:安装时,将外方杆的插接柱插入内方杆的插接孔内,推动外方杆将弹性钩向外挤压滑动,外方杆插入到位后弹性钩的锁扣脚在弹力的作用下扣入环形凹槽内,完成安装,此时外方杆被弹性钩钩住不能拉出,内方杆和外方杆均可自由转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解扣更换外方杆时,只需将弹性钩的锁扣脚与环形凹槽相分离,就可以将外方杆向外拉出,将所需要长度的方杆插入内方杆内即可,该技术方案具有内方杆和外方杆可自由安装和拆解组合,以适用不同门厚,并不需要整体更换,从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接插式连接方杆结构的分解图;
图2为内方杆的剖视图;
图3为插接柱插入接插孔挤压弹性沟时的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钜士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钜士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19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