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控离心盘片及凝血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1855.X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6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金烨琦;程林;章诗校;金禾丰;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49 | 分类号: | G01N33/49;B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73 浙江省绍兴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流控 离心 盘片 凝血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技术,特别涉及微流控离心盘片及凝血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凝血(Coagulation或clotting)是血液从液态变成凝胶的过程。该过程可能引起止血,即从受损的血管停止流血,然后修复。凝血机制涉及到血小板的活化、粘附和聚集,伴随纤维蛋白原到纤维蛋白的转化,纤维蛋白沉积并成熟为稳健的网络。
目前流行的凝血检测方式多为管式凝血检测与小型半自动检测。绝大多数的管式凝血检测存在着试剂用量大、出首个检测结果慢、只能使用血浆样本的缺点。对于试剂成本较高的项目来说减少试剂使用量可以显著降低用户的检测成本,特别是对于基层的医疗机构,他们需要小型化、简单化、自动化的凝血检验设备。然而一些小型的半自动凝血检测设备,又存在着手工操作复杂,检测结果受人为干扰因素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流控离心盘片,实现了简便、高效、便捷的凝血检测,配合全自动检测仪器可实现全血样本的直接检测。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微流控离心盘片,所述微流控离心盘片包括分离单元、分配单元和检测单元;所述分离单元包括:
注入槽,所述注入槽具有第一注入孔;所述注入槽的远离所述微流控离心盘片的旋转中心的端部通过第一毛细管连通第三毛细管;
第一储存槽,从所述微流控离心盘片的旋转中心开始并沿所述微流控离心盘片的半径方向,所述注入槽、所述第一储存槽和分配单元依次设置;与所述第一储存槽的临着第二毛细管的一端相比,所述第一储存槽的远离第二毛细管的一端更加远离所述微流控离心盘片的旋转中心;
第一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孔通过第二毛细管连通所述第一储存槽;
第二储存槽,所述第二储存槽通过第三毛细管与第一储存槽连通;与所述注入槽的远离所述微流控离心盘片的旋转中心的端部相比,所述第二储存槽的远离所述微流控离心盘片的旋转中心的端部更加远离所述微流控离心盘片的旋转中心;
第三储存槽,所述第三储存槽内存有气体,并通过第四毛细管与所述第三毛细管连接并连通。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快速、准确的应用上述微流控离心盘片的全血的凝血检测方法,该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应用上述的微流控离心盘片的全血的凝血检测方法,所述全血的凝血检测方法包括全血分离步骤、血浆分配步骤和检测步骤;所述全血分离步骤包括:
(A1)通过第一注入孔向所述注入槽加入全血样本;
(A2)所述微流控离心盘片以第一转速v1旋转,全血样本中的血细胞与血浆分离,血细胞依次经过第一毛细管和第三毛细管进入第一储存槽内,大部分血浆留在注入槽,少部分血浆进入第一毛细管、第三毛细管、第四毛细管与第三储存槽内,第三储存槽内的气体被压缩;
(A3)所述微流控离心盘片停止旋转,第三储存槽内的气体推动第三毛细管内的血浆进入第二储存槽内,从而使得注入槽内的血浆通过第一毛细管、第三毛细管进入所述第二储存槽内。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快速、准确的应用上述微流控离心盘片的凝血检测方法,该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应用上述的微流控离心盘片的凝血检测方法,所述凝血检测方法包括血浆分配步骤和检测步骤;所述血浆分配步骤包括:
(A1)通过第二注入孔向所述第二储存槽内加入血浆;
(A2)微流控离心盘片以转速v2旋转,血浆进入分配单元内定量分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检测更为简便,可使用全血样本直接上样检测;
2.检测效率更为高效,单张微流控离心盘片可同时测定多份病人样本;
3.检测速度更为快捷,整个检测流程仅需要10-15分钟便能出检测结果。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微流控离心盘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1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