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生产车间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31150.8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7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予舒 |
主分类号: | E04H5/02 | 分类号: | E04H5/02;E04B1/343 |
代理公司: | 深圳硕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457 | 代理人: | 陈志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生产 车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生产车间,特别涉及一种能移动且可随机组合的智能生产车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产车间都是通过固定建筑物的形式建成,即:一个车间一旦建立,就已固定成型,已预设的生产线即已固化,如果公司因为业务变更,需要变更或调整生产线时,先前布设的生产线就需要全部拆除,重新布设,这种方式会导致公司成本很高,同时,也不利于公司积极开展其他业务。比如,先前的产品是需要产品测试段的,后面新开发的产品,精度要求不高,不再需要测试段的流水线,或者,客户要求自己对产品进行测试,则公司再继续保留测试段的生产线就会导致车间空间不能被有效利用,拆除的话又会导致浪费。随着房价的快速提升及产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车间的成本已成了公司发展需要考量的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移动且可随机组合的智能生产车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生产车间,包括箱体、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及移动装置:其中,箱体包括一底板及分别沿底板两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前侧门板及后侧门板,其内设有生产流水线及相应生产设备;第一连接结构设于箱体前侧,可与另一箱体连接;第二连接结构设于箱体后侧,可与出货端流水线或另一箱体的第一连接结构连接;移动装置设于箱体底部,用于带动箱体滑动。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分别设于箱体前侧门板内侧与后侧门板内侧。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别设置于箱体底板上,且以滑轨的方式设于箱体底板上。
其中,所述箱体的前侧门板上还设有一第三连接结构,用于与一动力牵引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箱体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一收容通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通过对产品的生产车间进行模块分段设置在不同的箱体内,并使箱体之间能自动组合搭配形成自己具体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流水线,产品生产厂商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去建设流水线或厂房,减少一次性资金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智能移动生产车间的外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智能移动生产车间内部的前侧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智能移动生产车间底部与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智能移动生产车间的外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智能移动生产车间内部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智能移动生产车间内部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智能移动生产车间内部结构第三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的描述。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智能移动生产车间第一实施例的外部示意图,主要包括箱体100、第一连接结构10、第二连接结构10’及移动装置20。
箱体100为一中空立方体,其包括一底板7及分别沿底板7两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前侧门板8及后侧门板9。箱体100内可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生产流水线及生产设备,该生产流水线与生产设备可以是半成品生产设备、成品生产设备或检测设备,用户可以根据目标产品的生产流程对应设置,一般可设为原材料仓库、原材料加工流水线及生产设备、半成品加工流水线及生产设备、成品加工流水线及生产设备、成品质量检测流水线及检测设备、成品仓库等。每一段流程都可以单独设制在一个箱体内,多段生产及检测,可通过设置多个箱体100来实现,将多个箱体100构成的流水线生产及成品检测按顺序连接起来,即可实现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检测的全自动生产。
第一连接结构10设于箱体100的前侧门板8上,可与另一箱体100连接;每一箱体100都是一个能单独完成产品某一段生产或检测的工段,所以,在具体生产时,可以根据生产需求,随机选择需求工段的箱体100,再将对应的箱体100按顺连接组装一起,形成一条完整的流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予舒,未经熊予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31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