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石化废气中苯系物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29310.5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1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缪琼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阳何氏化纤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44;B01D53/1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张婵婵 |
地址: | 3114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石化 废气 中苯系物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去除石化废气中苯系物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余热交换器、气体过热保护装置、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混合气体流量调节阀、布袋式除尘器、钨线圈表面活化-臭氧氧化处理装置、烟气水洗净化塔、引风机;其中,含有苯系物的石化工业废气通过气体管路进入余热交换器,余热交换器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气体过热保护装置,气体过热保护装置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混合气体流量调节阀,混合气体流量调节阀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布袋式除尘器,布袋式除尘器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钨线圈表面活化-臭氧氧化处理装置,钨线圈表面活化-臭氧氧化处理装置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烟气水洗净化塔,烟气水洗净化塔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接引风机,引风机的出口通过气体管路连通大气环境;其中,钨线圈表面活化-臭氧氧化处理装置由气体预混区和氧化反应区两部分组成,装置底部设有进气阀门,进气阀门后端由气体管路连接至超细滤网,超细滤网后端由气体管路连接至气体预混四通阀,同时,臭氧发生器和氮气储罐也分别由气体管路连接至气体预混四通阀,气体预混四通阀出口端由气体管路连接至混合气体喷头,混合气体喷头上方安装有1套金属钨线圈,金属钨线圈由位于装置外部的1部稳压电源予以供电,装置顶部设有排气阀门;
钨线圈表面活化-臭氧氧化处理装置的工作压力范围为0.055~0.75MPa,工作温度范围为250~700℃,有效容积为230m3,钨线圈表面活化-臭氧氧化处理装置的金属钨线圈在工作时的表面温度为2600℃,工作电压为380V,其钨含量大于99.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除石化废气中苯系物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钨线圈表面活化-臭氧氧化处理装置由气体预混区和氧化反应区两部分组成,包括进气阀门、超细滤网、气体预混四通阀、臭氧发生器、氮气储罐、混合气体喷头、金属钨线圈、稳压电源、排气阀门;钨线圈表面活化-臭氧氧化处理装置底部设有进气阀门,进气阀门后端由气体管路连接至超细滤网,超细滤网后端由气体管路连接至气体预混四通阀,同时臭氧发生器和氮气储罐也分别由气体管路连接至气体预混四通阀,气体预混四通阀出口端由气体管路连接至氧化反应区内的混合气体喷头,在氧化反应区内部混合气体喷头上方安装有1套金属钨线圈,金属钨线圈由位于氧化反应区外部的1部稳压电源予以供电,装置顶部设有排气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石化废气中苯系物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含有苯系物的石化工业废气通过钨线圈表面活化-臭氧氧化处理装置底部的进气阀门进入处理装置内部,经过超细滤网的精细过滤彻底去除颗粒杂质后,进入气体预混四通阀,同时由臭氧发生器生成的臭氧气体以及由氮气储罐供给的氮气也进入气体预混四通阀,待处理废气、臭氧和氮气在气体预混四通阀中按照事先设定好的体积比例充分混合,混合均匀后的气体通过混合气体喷头均匀喷射至金属钨线圈处,金属钨线圈在稳压电源的供电下进入通电炽热状态,此时混合气体中的臭氧在金属钨线圈表面迅速释放出活化氧原子,并在局部产生一种强氧化环境,当废气中含有共轭效应C-C键的苯系物分子处于此种强氧化环境下时,其共轭C-C键会被活化氧原子打破,苯系物分子最终被氧化分解为H2O和CO2,从而达到去除废气中苯系物的目的,经过净化处理后的废气由装置顶部的排气阀门排出,并进入下一处理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石化废气中苯系物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钨线圈表面活化-臭氧氧化处理装置的气体预混四通阀采用三进一出结构,最大承压为1.05MPa,工作温度范围为105~8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阳何氏化纤助剂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阳何氏化纤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93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