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辊筒表面加工菲涅尔结构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28132.4 | 申请日: | 201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8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豹;张志辉;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9/00 | 分类号: | B23P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加工 菲涅尔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在辊筒表面加工菲涅尔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轴直线运动及一轴旋转进行精密辊筒表面菲涅尔结构的加工;设第一直线运动轴为X轴,第二直线运动轴与第一直线运动轴垂直,记为Z轴,旋转轴位于Z轴的滑块上,旋转轴线垂直于X轴和Z轴,且旋转轴随Z轴移动;金刚石切削刀具通过刀架安装在旋转轴的转台上,随旋转轴转动;第一直线运动轴之上固定一主轴,主轴旋转轴线与旋转轴轴线垂直,待加工的辊筒工件一端固定于主轴上,随主轴旋转;而主轴随第一直线运动轴沿X轴方向作前后运动;菲涅尔结构加工的具体过程如下:
(1)将菲涅尔结构分为左右两部分,左部分包含中心第一个连续轮廓;
(2)根据左部分菲涅尔结构特点,确定金刚石切削刀具的姿态,前刀面朝Z+方向;
(3)根据微结构轮廓在X及Z(+)方向走刀和进给,实现左部分的菲涅尔结构加工;
(4)完成左部分加工后,刀具绕B轴旋转180度,到达辊筒的另外一边;
(5)切削刀具根据菲涅尔右部分轮廓,沿Z(-)方向和X方向进给和走刀,完成右部分微结构的加工;
(6)进行菲涅尔左右部分对接加工,即完成整个菲涅尔结构在辊筒柱面上的全部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未经复旦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81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