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交拥挤度等效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26924.8 | 申请日: | 2017-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5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 发明(设计)人: | 索依娜;于复兴;刘亚志;宋顶利;张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L1/00 | 分类号: | G01L1/00;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3009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 拥挤 等效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交拥挤度等效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公共交通服务领域。
背景技术
公交车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现代生活人们出行增加,不仅追求效率,更关注舒适度。掌上公交系统已经很普及,可以实时的查询公交车的位置信息。但是如果等到的公交车是一辆满载的上不去的公交车无疑是非常失败的乘车体验。现有的公交拥挤度的研究一般都是在确定公交车内部的具体人数上思考,例如专利文献:CN201710150279公开一种公交车拥挤度确定的方法和装置,为了提高图像识别准确率,通过非常复杂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以及光流算法确定运动矢量,运动矢量确定运动斑块......来确定车内的乘客人数进而确定拥挤度。专利文献:公开号106548451A公开了一种客车客流拥挤度计算方法和装置,针对车内全景图像进行人体识别和计数,通过计数结果用于进行客车流量分析。
上述思路虽有效果,但无疑增加系统开销,面对庞大的城市公交体系,服务器很难支撑。换一思路我们只是想知道公交车人多还是人少,一辆核载几十人的公交车里面有3个还是5个,8个人对我们的拥挤度体验是一样的。所以拥挤度的确定只需要范围,无需具体确定人数,可以有一定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通过简单处理,确定公交车拥挤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创新点在于利用了拥挤度可以存在误差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简单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公交拥挤度等效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单片机,数据传输模块,服务器,客户端;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站立乘客手所扶位置,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分别和单片机相连,单片机和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数据传输模块和服务器连接;所述客户端和服务器网络连接。
所述服务器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处理模块、接收模块、存储模块;接收模块接收数据传输模块传输的信息,处理模块根据接收信息确定拥挤度结论,反馈客户端查询结果,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拥挤度结论。
所述客户端为网络访问设备。
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权重。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为GPRS无线传输模块。
公交拥挤度等效检测方法,其中,所述公交拥挤度等效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站立乘客手所扶位置设置公交车内多个压力传感器;
步骤二:检测识别压力传感器信号;
步骤三:通过压力传感器信号信息确定公交车内拥挤度等效级别。
所述步骤一中多个压力传感器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权重,区分乘客易站区域和非易站区域。
本发明主要有益效果:公交车内传感器的设置,仅仅检测信号有无,处理简单,大大降低系统复杂度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传感器扶杆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传感器座位位置示意图;
其中:1、横杆压力传感器,2、手扶吊环,3、纵杆上压力传感器,4、纵杆中压力传感器5、纵杆下压力传感器,6、纵杆手扶区,7、公交车内纵杆,8、公交车内横杆,9、座椅靠背压力传感器,10任一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公交拥挤度等效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单片机,数据传输模块,服务器,客户端;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站立乘客手所扶位置,所述多个压力传感器分别和单片机相连,单片机和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数据传输模块和服务器连接;所述客户端和服务器网络连接。
公交拥挤度等效检测方法,其中,所述公交拥挤度等效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站立乘客手所扶位置设置公交车内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步骤一中多个压力传感器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权重,区分乘客易站区域和非易站区域。
步骤二:检测识别压力传感器信号。
步骤三:通过压力传感器信号信息确定公交车内拥挤度等效级别。
实施例1: 公交拥挤度等效检测系统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多个压力传感器分布在站立乘客手所扶的位置如图1所示:公交车内横杆8上有多个手扶吊环2,每个手扶吊环的基部设置横杆压力传感器1(图中只标识了一个);公交车内纵杆7中有纵杆手扶区6,在纵杆手扶区6中设置3个传感器,从上到下分别为纵杆上压力传感器3,纵杆中压力传感器4,纵杆下压力传感器5。如图2所示在靠近过道一侧的公交座椅椅背的外延设置座椅靠背压力传感器9(图中只标识了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69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