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苍耳子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26786.3 | 申请日: | 2017-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6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赵容;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1/00;F26B25/16;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苍耳子 烘干 装置 | ||
本发明一种中药苍耳子烘干装置公开了一种通过苍耳子的自由滚动,配合加热和热风对苍耳子进行均匀烘干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上体开有出料槽,收集盒置于主箱体上,且和出料槽对应连通,所述主箱体的底部为光滑倾斜面,透明箱盖置于主箱体上,且位于出料槽的上方,两个抽气管一端分别置于主箱体顶部,且分别和主箱体相连通,加热筒置于主箱体内,所述加热筒为椭球形结构,Z型管一端置于加热筒一端,且和加热筒相连通,Z型管另一端通过固定轴承穿过主箱体一侧置于主箱体外,所述Z型管上置有过滤环套,连接杆一端和加热筒另一端相连接,弧形板一侧置于连接杆另一端,固定板置于弧形板另一端,动力轴一端置于固定板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中药苍耳子烘干装置,涉及一种对中药苍耳子进行烘干的装置,属于中医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苍耳子的自由滚动,配合加热和热风对苍耳子进行均匀烘干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苍耳子因其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以及止痛的功效,在中医领域被作为中药材被大量使用,苍耳子从苍耳上采摘下来需要干燥以后才能入药使用,传统的苍耳子烘干方式是将洗净的苍耳子置于炒制容器内,加热容器烘烤苍耳子,为了保证容器内苍耳子受热均匀,需要不断使用木铲进行翻炒,采用该种烘干方式,需要人不停进行翻炒动作,对人的体力消耗较大,采用木铲进行翻炒,木铲与容器侧壁接触时,容易造成苍耳子的挤压破碎,对苍耳子的品质造成损坏,现有的中药烘干装置如公开号CN203848624U,公开了一种可用于中药烘干的烘干筒,通过过滤网板将烘干筒体分割成上下两部分,采用驱动电机带动烘干筒转动,通过热气流对过滤网板上的中药进行烘干,采用该装置对中药苍耳子进行烘干时,当过滤网板上的苍耳子数量较多形成多层堆叠时,底层的苍耳子受到烘烤先被烘干,继续对上层新鲜苍耳子进行烘烤的时候,底层苍耳子同样被烘烤,过度的烘烤容易使苍耳子变焦,药用成分发生变化,产生毒副作用,无法均匀翻动苍耳子,烘干效果不好,公开号CN105028631A,公开了一种滚筒式杂粮烘干机,通过转轴带动烘干滚筒转动,实现待烘干物的轴向转动,采用该装置对苍耳子进行烘干时,因苍耳子为椭球形,随着烘干滚筒转动,苍耳子在滚筒内沿长轴方向转动,两端部位受热较少,筒内的苍耳子在烘烤足够长的时间后被取出,不能实现干燥好的苍耳子和未干燥好的苍耳子的区分加热干燥,容易出现部分苍耳子焦糊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发明一种中药苍耳子烘干装置提供了一种通过苍耳子的自由滚动,配合加热和热风对苍耳子进行均匀烘干的装置。
本发明一种中药苍耳子烘 干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一种中药苍耳子烘干装置由主体装置和烘干装置组成,主体装置由主箱体、抽气管、透明箱盖、收集盒和出料槽组成,所述主箱体上开有出料槽,收集盒置于主箱体上,且和出料槽对应连通,所述主箱体的底部为光滑倾斜面,透明箱盖置于主箱体上,且位于出料槽的上方,两个抽气管一端分别置于主箱体顶部,且分别和主箱体相连通,烘干装置由动力轴、固定板、弧形板、连接杆、筒盖、波纹板、固定杆、加热环、加热筒、固定轴承、Z型管、过滤环套和出料孔组成,加热筒置于主箱体内,所述加热筒为椭球形结构,Z型管一端置于加热筒一端,且和加热筒相连通,Z型管另一端通过固定轴承穿过主箱体一侧置于主箱体外,所述Z型管上置有过滤环套,连接杆一端和加热筒另一端相连接,弧形板一侧置于连接杆另一端,固定板置于弧形板另一端,动力轴一端置于固定板上,另一端通过固定轴承穿过主箱体另一侧置于主箱体外,所述动力轴和Z型管的另一端同轴,筒盖置于加热筒上,所述加热筒上开有多个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进口窄,出口宽,所述加热筒内壁和外壁分别置有多个加热环,所述相邻两个加热环之间的距离相等,固定杆置于加热筒内,且两端分别和加热筒内壁相连接,多个波纹板一侧等距置于固定杆外侧,所述波纹板另一侧和加热筒内壁相贴合,所述波纹板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波纹板上开有多组半球形凹槽,所述每组半球形凹槽沿螺旋线布局组成,所述每组半球形凹槽由多个半球形凹槽组成,所述相邻两组半球形凹槽内的多个半球形凹槽交错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未经重庆市肿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67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