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皮果胶的提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26264.3 申请日: 2017-10-06
公开(公告)号: CN107474158A 公开(公告)日: 2017-12-15
发明(设计)人: 周振勇 申请(专利权)人: 周振勇
主分类号: C08B37/06 分类号: C08B37/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5400 广西壮族自治***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玉米 果胶 提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提取果胶的方法,特别涉及以乙醇提取玉米果胶的方法,属于农业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是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潮汕话称幼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秆直立,通常不分枝,基部各节具气生支柱根。叶鞘具横脉;叶舌膜质,叶片扁平宽大,线状披针形,基部圆形呈耳状,无毛或具疵柔毛,中脉粗壮。颖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后露出颖片和稃片之外,其大小随生长条件不同产生差异。雌雄同株异花,花果期秋季。 玉米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大约有470多年。目前我国播种面积在3亿亩左右,仅次于稻、麦,在粮食作物中居第三位,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为一重要谷物。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肴,如玉米烙。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玉米原产地在拉丁美洲的 墨西哥和秘鲁一带,人类栽培玉米的历史大约有七千多 年,从野生状态改造成栽培类型约四、五千年。玉米的起源问题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因为一直未找到玉米的野生祖先。1954年 巴洪的报道,揭露了一点秘密。在墨西哥城的70米以下的岩芯中(据判断约为八万年以前地层),发现了九千年前的玉米花粉化石。另外还发现了约七千年前的玉米果穗标本。这个玉米果穗,穗长3.5厘米,’穗粗0.7厘米,轴色和粒色为淡褐色,籽粒有黍粒大小,粒行整齐,齿窝很深,两个籽粒平行地连在一起,两排平行籽粒之间,有一较宽的间隙。据此发现,可认为玉米的祖先是一种野生玉米,且可断定玉米起源于 拉丁美洲的可能性很大。

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原产地是墨西哥或中美洲。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到了 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到了世界各地,并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来有的国家把玉米奉为“国宝”。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从北纬58度到南纬35—40度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

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以后直到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种植已达十余省,如 吉林、 浙江、 福建、 云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川、 陕西、 甘肃、 山东、 河南、 河北、 安徽等地。距今大约已有460年的历史。发展到现在,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北至北纬53度的黑龙江省的黑河以北,东起台湾和沿海省份,西到新疆及青藏高 原,都有一定面积。

在7000多年前,中国先民们就从事着农业生产,并在很早就认识到种子的重要性。《 诗经·大雅·生民》中就提到“嘉种”(良种),说明中国先民很早就认识到种子质量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性;公元前3世纪 《吕氏春秋》一书中就有关于种子选育加工的记载;16世纪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选种用 风车。

2000年,《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对种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自动数粒仪对种子进行电子自动数粒,方便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高国家种子产业的竞争力,己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农业部将2010年定为种子执法年,确定了规范目标和相应措施,以推进我国种业发展为核心,以规范企业行为为切入点,以完善法规规章为保障,以强化信息调度为手段,通过加大种子执法力度,进一步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发展环境,确保良种的有效供应。

我国幅员辽阔,玉米种植形式多样,东北、华北北部有春玉米,黄淮海有夏玉米,长江流域有秋玉米,在海南及广西可以播种冬玉米,海南因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南繁基地,我国是最成功的利用玉米杂交种的国家之一,除边远地区外,都已采用了杂交种。随着高产、抗逆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不断选育成功与推广,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化肥、农药施用水平的提高,以及养殖业、加工业大量需求的拉动,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急剧增长。

玉米的秆直立,通常不分枝,高1~2.5米,基部各节具气生 支柱根。须根系,除胚根外,还从茎节上长出节根:从地下节根长出的称为地下节根,一般4~7层;从地上茎节长出的节根又称支持根、气生根,一般2~3层。主要分布在0—30cm土层中,最深可达150—200cm,近地面茎节上轮生几层气生根,有支持茎秆不致倒伏和吸收养分的功能。茎,直径2—4cm,高0.5—4cm,茎有节和节问,茎内充满髓,地上有8一2O节,地下有3—7节,节间侧沟下方的节上着生腋芽,基都节问的顺芽可长成分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振勇,未经周振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62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