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板热处理炉快速降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5216.2 | 申请日: | 2017-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1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钱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班戈设备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5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热处理 快速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钢板热处理炉快速降温装置,属于钢板热处理炉领域。
背景技术
钢板热处理炉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装置,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的设备。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20381325.4的一种拼装式热处理加热炉,其特征是包括多边体结构炉体1、炉底2、扇形顶板模块3和圆形盖板4拼装而成的圆锥台型结构炉顶、三格平板型炉壁模块5、二格平板型炉壁模块6和单格平板型炉壁模块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预制成型的设备模块,在拼装式热处理加热炉内进行整体热处理,与目前工程上常用的电加热片缠绕局部热处理法、内部燃油整体热处理法、外部燃油烟气输入整体热处理法相比,有施工方便、应力消除效果好、保温材料重复利用率高、消耗的人工工时少、能源消耗少、成本低而工效高等优点,现有技术在钢材热处理完后不能使钢材快速降温,工人取出钢材时可能会被热气灼伤,如果等钢材自己降温,将花费太多的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板热处理炉快速降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钢材热处理完后不能使钢材快速降温,工人取出钢材时可能会被热气灼伤,如果等钢材自己降温,将花费太多的时间,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板热处理炉快速降温装置,其结构包括热处理炉外壳、脚架、合页、开合铁门、旋转盘、水式冷风机、铭牌、电箱外壳、电源按钮、急停开关、大气压力表、液晶屏,所述脚架安设于热处理炉外壳下表面的四个角并采用螺丝连接,所述合页焊接于开合铁门的左表面,所述开合铁门通过合页水平固定在热处理炉外壳正面的中央,所述铭牌设于开合铁门正面的上部并采用钉连接,所述旋转盘设在开合铁门正面的右侧并采用活动连接,所述水式冷风机焊接在热处理炉外壳的右面,所述电箱外壳竖直固定在热处理炉外壳的上表面,所述大气压力表安设于电箱外壳正面的左上角并与电箱外壳内部的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液晶屏水平固定在电箱外壳正面的左下角,所述急停开关胶连接于液晶屏的右侧,所述电源按钮黏合在急停开关的右方,所述水式冷风机设有进水口、水箱、转向轮、外保护框、通风口、铝合金管道,所述水箱嵌在外保护框左表面的下部,所述通风口水平固定在外保护框的正面,所述转向轮设于外保护框下表面的四个角并采用螺丝连接,所述铝合金管道竖直固定在外保护框上表面的中央,所述进水口嵌于水箱正面的右上角,所述外保护框通过铝合金管道焊接于热处理炉外壳的右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脚架共设有四个且高度为40CM。
进一步地,所述大气压力表安设于液晶屏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按钮与急停开关处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脚架与热处理炉外壳的下表面互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盘上套有隔热层,防止使用者烫伤。
进一步地,所述合页材质为不锈钢,经久耐用不生锈。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钢板热处理炉快速降温装置,通过设有水式冷风机,在钢材热处理后,可以对钢材进行快速降温,一来方便工人的取放,二来节省了钢材降温的时间,加快了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钢板热处理炉快速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水式冷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热处理炉外壳-1、脚架-2、合页-3、开合铁门-4、旋转盘-5、水式冷风机-6、铭牌-7、电箱外壳-8、电源按钮-9、急停开关-10、大气压力表-11、液晶屏-12、进水口-601、水箱-602、转向轮-603、外保护框-604、通风口-605、铝合金管道-6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班戈设备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班戈设备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52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