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泥浆不落地工艺用破胶剂及废弃钻井液的破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923374.4 | 申请日: | 2017-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2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党冰华;梁文龙;邓红琳;王翔;李国锋;方彦明;董山林;万莹;邱小庆;魏凯;王璇;刘慧;何荣华;李雷;唐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C02F1/52;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云飞 |
| 地址: | 45000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浆 落地 工艺 用破胶剂 废弃 钻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浆不落地工艺用破胶剂及废弃钻井液的破胶方法,属于钻井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破胶剂由盐酸和聚丙烯酰胺组成。本发明的废弃钻井液的破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向废弃钻井液中缓慢加入聚丙烯酰胺颗粒,充分搅拌均匀,使钻井液中的土粉颗粒充分吸附在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2)向步骤(1)中所得的废弃钻井液中加入盐酸,调节pH值至7‑8,利用聚丙烯酰胺遇盐酸分子链断裂的性质,达到破胶效果;(3)采用板框压滤机或高速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离心后的液体直接钻井回用。本发明的破胶方法破胶彻底,经破胶后的固体COD及pH值满足环保要求,液体可全部被钻井回用,达到保护环境、降本增效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浆不落地工艺用破胶剂及废弃钻井液的破胶方法,属于钻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和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钻井泥浆坑对环境的影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整个中国的钻井行业普遍取消了传统的泥浆坑,推进泥浆不落地装置,以实现“不破坏当地地容地貌、不遗留废弃物、不污染地表水”的三不环保目标。
但新型的泥浆不落地装置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废弃固相pH值超标及压滤水回用难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破胶工艺的不完善。
目前泥浆不落地的破胶工艺主要采用PAC聚合铝和聚合铁等高价阳离子破胶,利用高价阳离子来降低粘土电性,使得粘土颗粒聚结变大,进而通过离心机或压滤机实现固液分离,但此工艺存在以下两大缺点:(1)整个工艺未对钻井液的pH值进行酸碱中和,部分钻井液的pH值高达10以上,不进行酸碱中和,使得固液分离后的废弃岩屑pH也在10以上,不符合国标排放需求;(2)由于在液相内引入了高价阳离子,若直接回用,这些高价阳离子将会对钻井液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目前泥浆不落地的废弃液相全国各大油田基本不回用,均拉到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费用增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浆不落地工艺用破胶剂,该破胶剂对废弃钻井液破胶效果好,使用该破胶剂后的钻井液固液分离度高,破胶后的液相可以重复利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弃钻井液的破胶方法,该破胶方法破胶彻底,经破胶后的废弃钻井液符合环保排放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泥浆不落地工艺用破胶剂,由盐酸和聚丙烯酰胺颗粒组成;所述盐酸的质量分数为25%;所述聚丙烯酰胺颗粒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钾盐,分子量为300万-500万。
所述聚丙烯酰胺颗粒与盐酸中HCl的质量比为1:0.25-0.35。
上述聚丙烯酰胺颗粒为钻井常用的部分水解的聚丙烯酰胺钾盐。其水解度为27-35%。
一种废弃钻井液的破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废弃钻井液中加入聚丙烯酰胺颗粒,混合均匀,得混合液;
(2)向步骤(1)中所得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调节pH值至7-8;
(3)进行固液分离。
本发明的废弃钻井液的破胶方法简单,方便操作,其中聚丙烯酰胺颗粒的加入可以使钻井液中的土粉颗粒充分吸附在聚丙烯酰胺分子链上,加入盐酸后,聚丙烯酰胺遇盐酸分子链断裂,能够达到破胶的目的。
上述步骤(1)中向废弃钻井液中加入聚丙烯酰胺颗粒通过搅拌的方式混合均匀,搅拌速度为8000r/min。上述搅拌时间为30~60分钟。
步骤(1)中所述的废弃钻井液的马氏粘度≤50秒。对于废弃钻井液的马氏粘度大于50秒时,应首先加水稀释,以便聚丙烯酰胺在钻井液内分子链充分伸展。
步骤(1)中加入的聚丙烯酰胺颗粒与废弃钻井液的量的关系为:每1L的废弃钻井液对应加入1-3g的聚丙烯酰胺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33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