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铝‑硅纳米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22721.1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宥宏;刘忆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沃特海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46;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 |
地址: | 030108 山西省太原市综***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合金材料 热处理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铜-铝-硅纳米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处理方法是在配料、熔炼、制粉、分离和筛选步骤后进行真空干燥后进行的,将干燥后的铜-铝-硅纳米合金粉末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250~500℃,时间为48~90h;所述的铜-铝-硅纳米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22~70份,铜20~70份,铝0.5~15份,杂质0~5份,粒径≤8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铝-硅纳米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处理方法还包括:先把热处理设备冷态下抽真空,真空度≤0.1Pa,然后从持续通保护性气体,压力大于等于大气压后,再加热,加热过程中,使得加热室保持正压;所述的保护性气体或为惰性气体,或为氮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铝-硅纳米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铝-硅纳米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22~27.5份,铜60~70份,铝0.5~10份,杂质0~5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铝-硅纳米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铝-硅纳米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27.5~32份,铜58~63份,铝1~11份,杂质0~5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铝-硅纳米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铝-硅纳米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32~39份,铜54~59份,铝1~8份,杂质0~5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铝-硅纳米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铝-硅纳米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37~42份,铜55~62份,铝4~15份,杂质0~3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铝-硅纳米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铝-硅纳米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42~46份,铜50~58份,铝5~15份,杂质0~3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铝-硅纳米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铝-硅纳米合金的成分为按重量份计的:硅50~70份,铜20~40份,铝0.5~10份,杂质0~5份。
9.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铜-铝-硅纳米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铜-铝-硅纳米合金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在制备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沃特海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沃特海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27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