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油自动取样系统注水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22708.6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5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聂中文;陈子赓;黄薇薇;西敬军;姜宇澄;刘骁枭;王永吉;黄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11496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自动 取样 系统 注水 实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站场原油自动取样系统注水实验方法,属于管道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注水实验方法基于整体成橇的注水实验装置,所述注水实验方法包括:来水管道的水经手动截断阀进入所述连接管线,通过过滤器过滤水中的杂质,再进入注水泵进行加压;加压后的水依次经过流量计、单向阀、第二手动截断阀注入到原油主管道的注水口。还设有手动调节阀,根据第三压力表和流量计的指示对注水量进行调节。本发明可满足同一工程内所有原油自动取样系统的注水检测要求,能够匹配不同注水量范围,消除由于连接阀门失效引发的原油介质回流的影响,提高了管道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站场原油自动取样系统注水实验方法,属于管道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SY/T 5317《石油液体管线自动取样法》的要求,在原油自动取样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对整个取样系统进行测试,所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原油主管道预留的注水口在一定时间内注入一定体积的水,然后确认采集样品所代表的注入水和原有水的总体积,该过程即为体积平衡测试。
以往工程一般采用水泵直接向取样上游管道中注水的方法来实现,由于每套原油自动取样系统所匹配的流量范围不同,SY/T 5317-2006《石油液体管线自动取样法》15.2章节中规定:原油自动取样的注水实验注水量应为原油流量的1%~5%。因此在进行注水实验时,所需的注水量也不同。这就使得以往注水实验设备与取样系统需要一对一的配置,对于采用多套取样系统的工程这样的配置会大大增加设备投资。
以往工程注水实验设备仅是按规范的基本要求来配置,包括连接阀门、过滤器、压力表、管线、泵、流量计等设备,所有注水设备需现场安装,没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注水装置。所选用的流量计的功能只有瞬时流量指示,要通过人工计时来核算总注水量。
以往工程在原油管道注水口处预留有连接阀门,当注水口的连接阀门失效后,管道中的原油介质会反向流入注水装置,进而会影响注水精度及注水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油自动取样系统注水实验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原油自动取样系统注水实验方法,基于整体成橇的注水实验装置,所述注水实验装置的进水口接来水管道,出水口接原油主管道的注水口;所述注水实验装置自其进水口到出水口的连接管线上依次设有:第一手动截断阀、第一压力表、过滤器、第二压力表、注水泵、第三压力表、流量计、单向阀、第二手动截断阀。所述连接管线在注水泵出口和第三压力表之间接有调节管线,所述调节管线上设有手动调节阀;所述注水实验装置的进水口通过第一连接法兰连接来水管道;所述注水实验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第二连接法兰连接原油主管道的注水口;所述调节管线的出水口通过第三连接法兰接水源管道;所述注水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来水管道的水经手动截断阀进入所述连接管线,通过过滤器过滤水中的杂质,再进入注水泵进行加压;加压后的水依次经过流量计、单向阀、第二手动截断阀注入到原油主管道的注水口;
其中,第三压力表实时监测注水泵出口的压力值,当第三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值在注水压力范围内时,水经过流量计,再依次经单向阀和第二手动截断阀注入到原油主管道;当第三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值超过注水压力最大值时,打开调节管线上的手动调节阀,对注水量进行流量调节,多余的水流回水源处,至第三压力表显示的压力值回到注水压力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前后分别设置的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用于显示过滤器上下游的压力差值,根据所述压力差值判断过滤器的堵塞情况以及时对所述过滤器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计采用金属转子流量计或椭圆齿轮流量计,同时指示瞬时流量及累计流量,其精度满足±2%。
进一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22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