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选择性合成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的催化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9653.3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栋;钱华明;张锋;罗小林;王伟;胡月桥;苗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9/16 | 分类号: | B01J29/16;B01J29/26;B01J29/78;B01J29/85;C07C37/11;C07C37/14;C07C39/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高雪霞 |
地址: | 721016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选择性 合成 甲基 丁基 苯酚 催化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合成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的催化剂及其应用,所述催化剂是以磷酸铵、磷酸氢铵、磷酸二氢铵中任意一种改性的分子筛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A和活性组分B,其中所述的分子筛为Hβ分子筛、氢型丝光沸石、HY分子筛、USY分子筛、REY分子筛或SAPO‑5分子筛,活性组分A为Co、Cu、Ni或Fe,活性组分B为磷钨酸、硅钨酸、磷钼酸、硅钼酸、钨酸钠中至少一种;以载体计,活性组分A的负载量为2%~5%,活性组分B的负载量为2%~10%。本发明催化剂应用于对甲基苯酚与异丁烯或叔丁醇生产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具有催化剂成本低、原料转化率高、产物选择性高、催化剂寿命长、使用工艺简单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甲基苯酚与异丁烯或叔丁醇反应选择性合成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的催化剂。
背景技术
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BHT)是一种重要的受阻酚类抗氧剂,广泛用于食品加工、油脂防腐、燃料油防腐以及食品、医疗用品包装材料、聚烯烃、合成橡胶、塑料等领域中。近年来BHT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市场供不应求。各国研究学者对催化合成BHT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采用的催化剂有液体酸、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离子交换树脂、固体超强酸和杂多酸等。
液体酸如硫酸、三氧化硫、磺基水杨酸、苯磺酸等,目前国内生产公司主要采用的是液体酸催化剂,此类催化剂具有用量少、廉价易得、原料转化高、选择性好的优点,但亦存在诸多问题,如催化剂与产品(或原料)需要进一步分离,导致生产成本高;催化剂腐蚀性强导致设备投资较大;废酸处理过程会生成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粗品中残留的少量酸会在精馏分离过程中造成脱烃反应,导致产品质量差等,使其应用受到极大地限制。
金属盐催化剂如ZrCl4、AlCl3、FeCl3、TiCl4等,此类催化剂是最早应用于BHT合成的固体酸催化剂,虽然原料转化率较高,但较强的酸性导致副产物较多,同时存在与液体酸相似的后处理等问题导致其难以工业化应用。
Boisselet L.(J.Chem.Res.1958,856-857.)等以处理后的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对甲酚与异丁烯的摩尔比1:3,在釜式反应器中于60℃下搅拌反应,完全反应后得到收率为26%的BHT。树脂催化剂虽具有副产物少的优点,但存在耐热差、孔分布不均匀、寿命短、强度差等问题,应用于工业生产还需要作进一步改进。
Ganapati D.Y.(Ind.Eng.Chem.Res.1996,35:721-731)等以SO4/ZrO2为催化剂催化对甲酚与异丁烯合成BHT,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都高于H2SO4,虽然固体超强酸具有较强的酸性和催化活性,但由于其活性稳定性差、寿命短、耐热差、强度差和不易制备等,难以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要求。Biju M.Devassy(J.Mol.Cat.A:Chem.2004,210:125-130)等将磷钨酸负载于二氧化锆,制得杂多酸催化剂,应用于对甲酚与叔丁醇烷基化反应中。在反应温度130℃,醇酚摩尔比为3,空速4h-1,磷钨酸负载量为15wt%条件下,对甲酚转化率达到61.0%,2-叔丁基对甲酚选择性达到81.4%,4-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选择性为18.1%。尽管杂多酸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烷基化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并且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小的优点,但其比表面积小、价格较贵、活性稳定性差、寿命短,且不易制备,尚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文理学院,未经宝鸡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96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