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追肥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9352.0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0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娜娜;冯慧敏;安晓飞;武广伟;董建军;丛岳;李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C5/06 | 分类号: | A01C5/06;A01C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追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机机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追肥机。
背景技术
我国农作物种类繁多,有玉米等中耕作物,也有小麦等密植作物,针对不同的作物,施肥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各种施肥机也应运而生,但是目前市面上多为中耕追肥机主要是针对玉米、大豆等中耕作物,作业时土壤扰动量大,并不适合小麦这种密植作物。
目前,为了保证密植作物的产量,往往采用人工撒肥或者撒肥机将肥料撒在地表的方式进行追肥。一方面,人工撒肥的方式,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且施肥分布不均匀,即使采用撒肥机也很难沿作物的横向和纵向施肥均匀,同时也不能按照作物的种植密度进行合理施肥;另一方面,这种方式撒施的氮肥有60%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环境中,损失的氮素不仅增加了农业投入,而且还引起土壤酸化和水体的富营养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追肥机,以解决密植作物不能按需追肥以及肥料浪费严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追肥机,包括机架、悬挂组件、深度调节组件、多个弹齿开沟组件以及追肥组件;
所述机架包括横梁,所述悬挂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前上方并与所述机架连接固定;
所述深度调节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横梁两端下方的两限深轮,每个限深轮的轮轴连接有高度调节柄,所述高度调节柄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两端上;
所述多个弹齿开沟组件间距排布在所述横梁上,每个所述弹齿开沟组件均包括上下可拆卸连接的S型弹齿和弧面开沟器,其中,所述S型弹齿与所述机架通过弹齿固定器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横梁上,所述弧面开沟器设置在所述S型弹齿的下方;
所述追肥组件包括设置在机架上方的肥箱,所述肥箱对应每个弹齿开沟组件均设置一个设有螺旋排肥器的可调出肥口,所述可调出肥口上连接有排肥管,所述排肥管的出料口端设置在所述S型弹齿下部背离弧面开沟器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各个螺旋排肥器的旋转排肥轴共轴设置;
所述旋转排肥轴由与限深轮连接的传动机构驱动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所述限深轮同轴设置的主动轮、设置在所述旋转排肥轴上的从动轮以及连接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链条。
进一步地,所述悬挂组件为三点悬挂件,所述三点悬挂件的三个支壁均与所述机架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限深轮的轮轴连接有两根所述高度调节柄,两根所述高度调节柄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限深轮的左右两侧,两根所述高度调节柄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沿其竖直方向的上沿设置有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包括两紧固板以及与所述两紧固板配合的螺栓,其中,高度调节柄设置在两紧固板之间,所述紧固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螺栓孔,两紧固板的同一侧的螺栓孔对齐设置,所述螺栓依次穿过两紧固板同一侧的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弹齿固定器包括上固定板、下固定板以及与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配合的两个U型螺栓;
其中,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下固定板上下对齐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横梁的上下两端面上,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下固定板的两端宽度大于所述机架横梁的宽度,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下固定板宽与所述机架横梁的两端位置均分别设置有上下对齐设置的两螺栓孔,同一侧的两螺栓孔之间的距离与所述U型螺栓的两竖向螺栓之间的宽度一致;
所述上固定板的中间段向上凸起,所述下固定板的中间段向下凸起,所述S型弹齿的上半弯曲段绕在机架横梁上,并穿过上固定板的中间段凸起与机架横梁上端面之间以及下固定板的中间段凸起与机架横梁的下端面之间,两所述U型螺栓分别依次穿过两固定板的同侧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S型弹齿和弧面开沟器通过连接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旋排肥器采用外槽轮式设置。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9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