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毡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9149.3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41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翰诠特种纺织品(平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02 | 分类号: | D04H1/02;D04H1/541;D04H1/55;D04H1/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戴锦跃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毡的加工工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棉毡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配棉:PET、中空纤维、LPET的比例为30%:40%:30%;(2)、混棉;(3)、开松;(4)、梳理;(5)、铺棉;(6)、热烘:温度保持在220℃‑250℃,风扇控制在1200±200转/分;(7)、滚压:此时棉毡厚度控制为10±2mm;(8)、风扇降温:常温;(9)、裁剪出货。本发明的棉毡的加工工艺制作的棉毡体积小,方便运输,后期通过加热后恢复原状继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毡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棉毡,通常采用70%左右的PET材料和30%左右的LPET材料,在经过配棉、混棉、开松、梳理、铺棉、热烘、裁片之后得到成品,但是这样制作出的棉毡厚度通常在25mm左右,这样会导致运输成本的大大增加,因为厚度保持在25mm,在单位容积内只能运载固定的量,若是能够减小棉毡的厚度的同时不会影响该棉毡的性能,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研发过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毡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棉毡配比的改变以及增加滚压步骤从而使棉毡的厚度降低,而当需要使用时经过加热后又能够恢复到原本的状态,从而达到降低运输成本且不会影响使用性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棉毡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配棉:PET、中空纤维、LPET的比例为30%:40%:30%;
(2)、混棉;
(3)、开松;
(4)、梳理;
(5)、铺棉;
(6)、热烘:温度保持在220℃-250℃,风扇控制在1200±200转/分;
(7)、滚压:此时棉毡厚度为12mm;
(8)、风扇降温:常温;
(9)、裁剪出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作棉毡的过程中将PET、中空纤维、LPET的比例确定为30%:40%:30%,然后在热烘的过程中控制温度220℃-250℃,使得其中LPET发生熔化,熔化后经过滚压使得棉毡厚度变薄至12mm左右,然后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运输了相比原有工艺减小了棉毡厚度有20mm左右。
进一步的,在(7)步骤中滚压采用冷却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7)步骤中采用冷却压轮能够提高冷却效果,使LPET材料迅速冷却凝固,从而得到厚度较薄的棉毡。
进一步的,在(9)步骤之后,当需要使用该棉毡时,通过加热至220℃-25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运输到目的地后想要使用时,则通过加热至220℃-250℃,使LPET再次热熔从而恢复原状,此时棉毡又恢复到25mm的厚度,从而又可以继续使用。
进一步的,在步骤(2)中30%的PET与20%的中空纤维进行混合,30%的LPET与20%的中空纤维进行混合,混合后再将两者进行混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纤维在PET材料和LPET材料之间能够起到一定的融合作用,从而避免混棉后达不到后期加热回弹的效果。
进一步的,在步骤(3)开松过程中进行双面开松。
进一步的,在加热至220℃~250℃后保持3-5min后均匀通过风扇将至常温,降温时间保持在5min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翰诠特种纺织品(平湖)有限公司,未经翰诠特种纺织品(平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91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换色提花织物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阻燃土工布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