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雨水处理系统与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7366.9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7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2;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5 | 代理人: | 田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雨水 处理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雨水处理系统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市政道路下面都会有一个市政雨水干管,晴天和降雨时,道路沿线的晴天污水和初雨就会从市政道路旁的雨水口进入市政道路下的雨水干管,然后直接排到自然水体。
目前,进入雨水干管的水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到了自然水体,这势必会对自然水体造成严重污染,例如,晴天时的错接混接的生活污水会进入雨水干管排到自然水体,污染自然水体;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初期雨水进入雨水干管不经过任何处理排到自然水体,也严重污染着自然水体。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对进入雨水干管的污水和/或雨水进行处理的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道路雨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市政雨水干管和雨水处理单元,所述市政雨水干管与自然水体相连,
所述雨水处理单元包括分流井、截流装置、第一过滤装置、调蓄设施、第二过滤装置,所述分流井设置在所述市政雨水干管上,当所述分流井为槽式时,不设置截流装置;
分流井进水口位置处为分流井前侧,分流井第一出水口位置处为分流井后侧;
所述分流井的进水口与所述分流井前侧的所述市政雨水干管连通,所述分流井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分流井后侧的所述市政雨水干管连通,所述截流装置设置在所述分流井的第一出水口处;所述分流井的第二出水口与第一过滤装置、调蓄设施、第二过滤装置依次相连,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分流井后侧的所述市政雨水干管连通。
根据本发明,所述调蓄设施中的雨水通过重力或泵排方式排至第二过滤装置。
根据本发明,所述系统还包括机械泵,所述机械泵用于将调蓄设施中的水输送至第二过滤装置。
根据本发明,所述市政雨水干管布置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雨水处理单元,当设置两个以上的雨水处理单元时,后一雨水处理单元设置在前一雨水处理单元内的第二过滤装置的出水口与市政雨水干管的连通处的后方,所述雨水处理单元的间隔距离相同或不同,具体视污染情况而定,例如,间隔距离的具体范围为50-1000m。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用于拦截污水/雨水中较大颗粒物和漂浮物,第二过滤装置用于拦截较小颗粒物和漂浮物。
根据本发明,所述分流井可以是槽式、堰式、槽堰式、下开式等。
根据本发明,所述截流装置为在所述分流井的第一出水口处设置固定堰;或者水利开关。
根据本发明,所述水利开关选自阀门、闸门、拍门或者堰门;优选为球阀、截流拍门、上开式闸门、旋转堰门、水力翻转堰门或下开式堰门。
根据本发明,优选在所述分流井的第二出水口处设置流量控制装置,水体通过该流量控制装置后再进入所述第一过滤装置。所述流量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流量和介质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流量控制装置选自闸门、堰门、浮球截流装置、闸阀、蝶阀或球阀、水力旋流恒流装置。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选自颗粒分离器、水力旋流分离器、磁分离装置、斜板沉淀装置、斜管沉淀装置。
根据本发明,所述调蓄设施例如为调蓄池。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选自圆筒过滤器、介质过滤器、生物过滤器。
根据本发明,所述圆筒过滤器优选可采用专利文献CN105435508A中描述的圆筒过滤器,尤其是其说明书实施例及附图中描述的圆筒过滤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道路雨水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晴天时,设置在分流井的第一出水口处的截流装置处于截流状态,或所述分流井为槽式时,处于截流状态;雨水干管错接混接的生活污水先进入第一过滤装置,然后再流入调蓄设施中,当调蓄设施中的水量达到最大储水量时,生活污水再流入第二过滤装置中,处理之后的生活污水再直接排放到雨水干管。
降雨时,当降雨量在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的最大处理量范围内时,设置在分流井的第一出水口处的截流装置处于截流状态,或所述分流井为槽式时,处于截流状态;雨水干管错接混接的生活污水与经市政道路沿线的雨水口进入雨水干管的雨水形成的混合污水先进入第一过滤装置,然后再流入调蓄设施中,当调蓄设施中的水量达到最大储水量时,混合污水再流入第二过滤装置中,处理之后的混合污水再排放到雨水干管。
降雨时,当降雨量大于第一过滤装置或第二过滤装置的最大处理量时,设置在分流井的第一出水口处的截流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或所述分流井为槽式时,当所述混合污水在槽式分流井的液位高度大于槽的高度时,混合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73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