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蓝牙设备及其连接方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7196.4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8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何汉添;余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12/03;H04W12/041;H04W12/06;H04W76/14;H04L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蓝牙 设备 及其 连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蓝牙设备及其连接方法、系统,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用于提高车载蓝牙设备与终端设备连接时的安全性。该车载蓝牙设备包括:接收模块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处理模块生成加密密码和第一秘钥对,并通过加密密码对第一秘钥对的公钥进行加密生成第一加密数据;发送模块将第一加密数据发送至终端设备;显示模块显示加密密码,以便用户将加密密码输入终端设备;接收模块还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加密数据;第二加密数据为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秘钥对的公钥加密身份认证密码生成的数据;处理模块还通过第一秘钥对的私钥解密第二加密数据获取第一解密数据,并确定是否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用于车载蓝牙设备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蓝牙设备及其连接方法、系统。
背景技术
蓝牙(英文名称:Bluetooth)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局域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话系统、无线电缆、无线公文包、数字电子设备、电子商务等领域。此外,随着用户越来越重视驾车时通话、播放音乐、导航等的安全性和快捷性,车载蓝牙设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车载蓝牙设备一般需要对请求连接的终端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法为:终端设备向车载蓝牙设备发送身份认证密码,车载蓝牙设备将终端设备发送的身份认证密码与自身存储的认证密码进行比对,若终端设备发送的身份认证密码与自身存储的认证密码一致,则与允许与该终端设备建立连接;而若终端设备发送的认证密码与自身存储的认证密码不同,则拒绝与该终端设备连接。虽然,在终端设备连接前对终端设备进行身份认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非法终端设备连接,但是若终端设备连接车载蓝牙设备的过程被录制,经过重放终端设备连接车载蓝牙设备的过程,非法用户即可窃取身份认证密码,并进一步通过身份认证密码接连接车载蓝牙设备。即,现有技术中通过固定的身份认证密码与车载蓝牙设备建立连接的方式虽然可以阻止部分非法用户的接入,但却无法应对非法用户通过录制、重放等手段窃取身份认证密码后的连接,因此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蓝牙设备及其连接方法、系统,用于提高车载蓝牙设备与终端设备连接时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蓝牙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
处理模块,用于生成加密密码和第一秘钥对,并通过所述加密密码对所述第一秘钥对的公钥进行加密生成第一加密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加密密码,以便用户将所述加密密码输入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加密密码解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获取所述第一秘钥对的公钥;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加密数据;所述第二加密数据为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秘钥对的公钥加密身份认证密码生成的数据;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秘钥对的私钥解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获取第一解密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解密数据确定是否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连接。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生成第二秘钥对,并通过所述加密密码对所述第二秘钥对的私钥进行加密生成第三加密数据;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三加密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便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加密密码解密所述第三加密数据获取所述第二秘钥对的私钥;
当所述接收模块再次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连接请求时,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生成随机数,并通过所述第二秘钥对的公钥对所述随机数进行加密生成第四加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71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