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模块及信号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916813.9 | 申请日: | 2017-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0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涂芝娟;杨波;黄新刚;张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H04B10/516;H04L1/00;H04L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江舟;董文倩 |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信号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及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输入或输出光模块的电信号的总速率;根据上述输入光模块的电信号的总速率,以及预先设置的电信号总速率与调制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输入该光模块的电信号的总速率对应的调制格式;或者,根据输出光模块的电信号的总速率,以及预先设置的电信号总速率与解调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输出光模块的电信号的总速率对应的解调格式;利用确定的调制格式对输入光模块的电信号进行调制;或者,利用确定的解调格式对进行光电转换后的电信号进行解调。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光模块难以满足多个不同速率PON系统的应用要求的问题,达到降低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成本,提高系统的服务质量保证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模块及信号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和互联网等业务的迅速发展,全球网络电视、高清电视、视频等大流量业务对带宽的需求持续在增加并呈加速的态势。接入网作为整个通信网的最后一公里,也正从简单语音需求逐渐向数据、多媒体、综合业务需求发展,这些综合业务应用对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种在服务提供商、电信局端和商业/家庭用户之间的解决方案,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简称为PON)应运而生。PON是一种基于点到多点拓扑结构的单纤双向光接入网络。PON系统主要由局端的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简称为OLT)、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简称为ODN)和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简称为ONU)组成。PON作为光接入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无源”,ODN中不包含任何有源设备,前期投资小、造价低、容易维护。另外还具有多业务、高带宽、长距离接入、扩展性好、良好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为QoS保证)等特点。近年来,PON的传输速率已从最初的1Gb/s(以太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Network,简称为EPON),千兆无源光网络(Gigabi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简称为GPON),发展到10Gb/s(10G EPON,XG PON),40Gb/s(基于时分和波分复用的无源光网络TWDM-PON),并逐步向100Gb/s平滑演进。随着PON系统的不断发展演进,可能会出现如下应用场景:
1.不同地域,不同地方的用户可能需要不同的速率,如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地区需要更高的接入带宽,而地方偏远的乡村地区,则可能不需要那么高的接入带宽;
2.同一地域,不同速率需求,在大型体育赛事、大型音乐会等特殊场合或活动期间,用户的接入带宽及系统可能需要及时动态调整,来满足大容量的带宽需求。
总之,从OLT到每个ONU之间的用途和传输环境各不相同,对应的带宽需求也是时变的。因此,PON系统需要处理时变的带宽需求和不同传输环境的要求。对于目前已规模部署的商用PON网络,难以同时满足如上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因此对未来光网络的灵活度的要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对未来光网络中的光模块的信号处理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光模块难以满足多个不同速率PON系统的应用要求,针对不同的PON系统开发不同速率的光模块将会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建设成本,并带来资源的浪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模块及信号处理方法,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光模块难以满足多个不同速率PON系统的应用要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68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