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孔并列热力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6311.6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0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杜少平;杨少伟;包燕华;殷会滨;时永生;罗国荣;张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智铭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9 | 分类号: | F16L9/19;F16L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列 热力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孔并列热力管,涉及热力管网工程,特别是涉及热力管网的一种管材及配件。双孔并列热力管断面由椭圆形的管壁中间设置隔板,构成两个水平并列的管孔,外侧设置保温层,两个管孔断面积相等,分别用作热力管网的供水管和回水管。管孔的截面积与同规格公称直径的圆管相同,可在保证供水管和回水管断面面积的前提下,减小管道铺设宽度,节约了地下空间,有利于地下管线的敷设,减少沟槽土方工程量,施工中管道吊装、定位工作量也较现有技术较少;管壁的外表面积较现有技术的两根管小,可有效地减少热能损耗,节约能源;钢制管节的钢材用量和外保温层用都较现有技术的双管少,节约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孔并列热力管,涉及热力管网工程,特别是涉及热力管网的一种管材及配件。
背景技术
城市热力管网采用的介质主要有蒸汽和热水两种。《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规定,“当生产工艺热负荷为主要负荷,且必须采用蒸汽供热时,应采用蒸汽作供热介质;当以水为供热介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需要(包括在用户处转换为蒸汽),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应采用水作供热介质”。现有技术用于城市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的热力管网的介质以热水为主,热力管网形式采用闭式双管制,即从热电厂或区域热力站通过管道向用户供热,经过热交换后送回热电厂或区域热力站再进行加热,热力管由两根管道组成,一个为供水管,水温一般是95℃左右,另一个为回水管,水温70℃左右,两根管道并排铺设。
在热力管道铺设时,由于接口焊接、接口处保温层制作需要一定的空间,两条管道之间要留有一定的间距,热力管道带有保温层,因此,热力管道在城市道路下铺设占用的宽度较大。城市道路下铺设的各种管线都有相应间距要求,《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规定,热力管与给排水管道的最小水平净距1.5m,距电力管线最小水平净距2.0m。当受道路宽度、断面以及现状工程管线位置等因素限制难以满足要求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后减少。在城市道路综合管线设计与施工时,遇到有热力管道的情况,各种管线布设间距成为一个难题。双管并排铺设不但占用较大的空间,管道施工时沟槽开挖土方量也较大。
热力管的介质温度较高,为了减少热能损耗需要设置保温层,保温层厚度是根据管网内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计算的,两者温差越大保温层的厚度越厚,换言之相同厚度的保温层,介质与环境的温差越大,热能损耗也越大;管道的表面积越大热能损耗也大,双管的表面积较大,相应热能损耗也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孔并列热力管,断面由椭圆形的管壁中间设置隔板,构成两个水平并列的管孔,外侧设置保温层,两个管孔断面积相等,分别用作热力管网的供水管和回水管,管孔的截面积与同规格公称直径的圆管相同。其有益效果是:可在保证供水管和回水管断面面积的前提下,减小管道铺设宽度,节约了地下空间,有利于地下管线的敷设,减少沟槽土方工程量,施工中管道吊装、定位工作量也较现有技术较少;管壁的外表面积较现有技术的两根管小,可有效地减少热能损耗,节约能源;钢制管节的钢材用量和外保温层用都较现有技术的双管少,节约材料。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双孔并列热力管由供水管、回水管、保温层组成,主要包括管节10、分离管20、变径管30、旁路三通40、支管三通50。管节10由管壁1、中隔板2、保温层3组成,管壁1左右对称于中隔板2,呈横置的“θ”形,管壁1和中隔板2构成两个水平并列的管孔4,分别构成供水管和回水管,每个管孔4由一个截面为半圆和一个矩形组成,一个管孔4截面呈“D”形。管节10长度为6~12m,管壁1、中隔板2采用钢制,两端设有管壁接口5和中隔板接口6,中隔板接口6长出管壁接口5,管壁1的外层设置保温层3,管壁接口5外侧无保温层3。
所述的管孔4的净高DN等于组成管孔4的半圆的2倍半径R,矩形的长边等于2倍半圆半径R,矩形的短边等于π/4倍半圆半径R,管孔4横截面半圆的面积等于矩形面积,管孔4横截面面积与直径为DN圆的面积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智铭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智铭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63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探针
- 下一篇:集成电路测试装置及其导电体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