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间约束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916212.8 | 申请日: | 2017-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48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政;李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正安维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T7/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空间 约束 行人 识别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基于空间约束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利用拍摄设备获取观测场景内的图像信息,并传输给智能前端,由所述智能前端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场景内的行人特征,将所述行人特征绑定对应时间信息标签,并根据预先标定好的拍摄设备位置和角度以计算投影矩阵,以实现多个像素坐标到统一的三维坐标的转换;
步骤S2,所述智能前端根据步骤S1中得到的所述行人特征,对相应的行人目标进行单镜头跟踪,生成行人目标跟踪轨迹,通过坐标映射转换为三维空间的坐标轨迹;
步骤S3,后台服务器接收来自所述智能前端返回的行人目标跟踪轨迹,对该行人目标跟踪轨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轨迹,包括:分别采用单镜头内部聚合和跨镜头聚合方式;
步骤S4,所述后台服务器根据步骤S3中得到的聚合轨迹,分别对每个单镜头下的行人目标跟踪轨迹进行采样,作为行人目标的特征基础Gallery,并将跨镜头聚合的目标对应同一个Gallery ID;
步骤S5,所述后台服务器接收到待检索的行人图像,提取该行人图像的特征作为检索特征,将该检索特征与存储的多个特征基础Gallery进行对比,查找对比成功的行人目标轨迹,并按照置信度进行排序,返回检索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间约束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智能前端对所述图像信息进行分析,包括:所述智能前端基于GPU加速的DCNN算法,该算法分为两步训练:
首先训练行人检测器,然后进行网络压缩以减少层数和通道、权值聚合,并根据前面的检测结果重新训练,得到适用于当前视角的检测器;在行人检测算法基础上加入特定特征检测,对局部特性进行刻画,以作为整体特征的补充特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间约束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单镜头内部的聚合,包括如下步骤:内部聚合通过re-id处理由于遮挡、变形、光照问题导致的目标轨迹断续情况,通过特征比对实现连续轨迹刻画;
所述跨镜头的聚合,包括如下步骤:跨镜头聚合处理目标的跨镜头行为,根据目标投影的运动方向信息,在三维空间内寻找周围的摄像机覆盖,并根据最大可能性对摄像机赋予权值,基于该权值进行目标的re-id聚合,刻画跨镜头轨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间约束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对每个单镜头下的行人目标跟踪轨迹进行采样,包括:通过目标轨迹进行序列采样的方法,该采样方法结合re-id置信度阈值完成执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间约束的行人重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查找对比成功的行人目标轨迹,并按照置信度进行排序,包括如下步骤:根据输入的待检索的行人图像,采用两级检索机制,首先得到最高置信度的目标位置,然后优先基于该目标周围进行检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正安维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正安维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62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