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孔正压取样煤样瓦斯漏失模拟装置及测试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14604.0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8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丰;马树俊;杨宏民;王春光;王玲玲;袁军伟;陈向军;刘军;王林;许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G01N7/16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正压 取样 瓦斯 漏失 模拟 装置 测试 方法 | ||
1.一种钻孔正压取样煤样瓦斯漏失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路连接的煤样单元、正压取样煤样瓦斯漏失模拟单元、解吸仪(15)和电气连接解吸仪(15)的计算机(14);
所述煤样单元包括煤样罐(6)、恒温器(7)、压力表和温度表(24)、阀门(17)和加热控制系统(23),所述煤样罐(6)用罐盖密封设置于恒温器(7)内,所述罐盖上设置有两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连接压力表和温度表(24),另一个接口通过阀门(17)连接四通管件(16),所述加热控制系统(23)电气连接恒温器(7);
所述正压取样煤样瓦斯漏失模拟单元包括氮气充气装置(22)、背压伺服系统(13)、压力表和温度表(25)和密封腔体(12);
所述密封腔体(12)中贯通设置有薄壁胶管(19),顶部两侧和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接口,侧壁上的接口管路连接氮气充气装置(22),顶部一侧的接口连接压力表和温度表(25),另一侧的接口通过管路连接背压伺服系统(13),所述薄壁胶管(19)底端通过管路(18)连接阀门(8),顶端通过管路(20)连接到解吸仪(15),所述阀门(8)另一端与四通管件(16)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正压取样煤样瓦斯漏失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气充气装置(22)由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氮气充气罐(9)、阀门、缓冲罐(10)和阀门(11),所述缓冲罐上设置有压力表和温度表,所述阀门(11)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到密封腔体(12)侧壁上的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正压取样煤样瓦斯漏失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压伺服系统(13)包括通过四通管件连接的背压阀(1301)、储能器(1302)、压力表(1303)和PID阀(1304),所述背压阀(1301)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到密封腔体(12)上的接口。
4.一种含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钻孔正压取样煤样瓦斯漏失模拟装置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真空脱气单元(5)和甲烷充气单元(21);
所述真空脱气单元(5)由管路连接的真空泵、阀门(4)和设置在管路上的真空计组成,所述阀门(4)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到四通管件(16)的一个接口上;
所述甲烷充气单元(21)由管路依次连接的高压甲烷罐(2)、阀门、参考罐(1)和阀门(13),所述参考罐(1)还连接有压力表和温度表,所述阀门(13)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到四通管件(16)的一个接口上。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4所述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Step1.煤样制备和处理:将煤样粉碎后,筛分成一定粒径的煤样,分成等量的多份,放入干燥箱中干燥处理;
Step2.真空脱气:将处理好的干燥煤样装入煤样罐(6),设定恒温器(7)的温度为煤层温度,用真空脱气单元(5)对煤样罐(6)高温真空脱气;
Step3.吸附平衡:根据所需的吸附平衡压力,充入一定量的甲烷,待吸附平衡后,记录压力表实际吸附平衡压力P1;
Step4.变压解吸:根据压力需要,通过氮气充气装置(22)向密闭腔体(12)中充入适量氮气以调整密闭腔体(12)内压力,使其达到预定压力P2,使P2等于P1,因为钻孔正压取样时,会存在一定的压力损失;当煤样罐(6)中含瓦斯煤瓦斯开始解吸时,为了测试出钻孔正压取样煤样瓦斯漏失量,假设取样完成时的压力为P0,设置背压伺服系统(13)的压力为P0,使密闭腔体(12)内的压力按照预定的压力下降曲线规律开始下降至P0;当煤样罐(6)中的压力大于P2时,薄壁胶管(19)张开,解吸出的瓦斯经过管路(20排出后,通过瓦斯解吸仪(15)测定解吸瓦斯量,煤样罐(6)内瓦斯压力降低,当煤样罐(6)中的压力小于或者等于P0时,薄壁胶管(19)内外壁在压力差作用下再次闭合;此时,测得的瓦斯解吸量即为钻孔正压取样煤样瓦斯漏失量;
Step5.数据分析重复Step3、Step4实验过程,设置不同模拟温度、不同吸附平衡压力下的含瓦斯煤瓦斯吸附解吸过程,收集解吸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46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