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旋翼飞行器的涵道尾部旋翼的桨距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914099.X | 申请日: | 2017-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6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J·沃格;G·昆特茨-费切纳;V·奥托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客直升机德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C27/32 | 分类号: | B64C27/32;B64C27/5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 地址: | 德国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飞行器 尾部 控制 装置 | ||
1.一种用于旋翼飞行器(1)的涵道尾部旋翼(8a)的桨距控制装置(14),所述桨距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输入构件(16),所述控制输入构件具有盘状中心部件(16a)和至少两个连接臂(16b),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臂从所述盘状中心部件(16a)径向地延伸,其中,所述盘状中心部件(16a)设置成用于安装于所述涵道尾部旋翼(8a)的相关联桨距控制轴(14a),以及
控制传递构件(15),所述控制传递构件包括环状连接器(15a),所述环状连接器以可释放的方式刚性地附连于所述控制输入构件(16)的至少两个连接臂(16b);所述控制传递构件(15)包括至少两个推杆(15b),所述至少两个推杆从所述环状连接器(15a)轴向地延伸,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推杆(15b)各个设置成用于联接于所述涵道尾部旋翼(8a)的旋翼桨叶(10)的相关联桨距杆件(14b);
所述控制输入构件(16)的至少两个连接臂(16b)刚性地附连于所述控制传递构件(15)的环状连接器(15a);
所述控制输入构件(16)包括复合材料,而所述控制传递构件(15)包括金属;
衬套(17a)设置成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臂(16b)的每一个和所述环状连接器(15a)之间的界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距控制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状中心部件(16a)和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臂(16b)限定蛛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距控制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输入构件(16)至少部分地形成为夹层部件,所述夹层部件具有泡沫芯部(20c),所述泡沫芯部嵌入到至少一个纤维强化织物层(20d)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桨距控制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输入构件(16)的盘状中心部件(16a)装配有塑料安装部件(16c),所述塑料安装部件设置成用于安装于所述涵道尾部旋翼(8a)的相关联桨距控制轴(14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距控制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臂(16b)借助相关联的固定构件刚性地附连于所述环状连接器(15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距控制装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强化聚合物,而所述金属包括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桨距控制装置(14),其特征在于,每个衬套(17a)借助相关联的粘合剂层(17f)粘结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臂(16b)的一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桨距控制装置(14),其特征在于,每个衬套(17a)均包括凸缘(17b),所述凸缘使得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臂(16b)之一在所述环状连接器(15a)处对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桨距控制装置(14),其特征在于,每个衬套(17a)均容置相关联的双头螺栓(17c),所述双头螺栓锚固在所述环状连接器(15a)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桨距控制装置(14),其特征在于,每个双头螺栓(17c)均在带螺纹插入件(15e)中锚固在环状连接器(15a)处,所述带螺纹插入件安装于设置在所述环状连接器(15a)中的相关联容置部(15d)。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桨距控制装置(14),其特征在于,每个双头螺栓(17c)均容置在设置于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臂(16b)之一中的相关联开口(16d)中,并且借助螺母(17d)固定在所述至少两个连接臂(16b)之一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客直升机德国有限公司,未经空客直升机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409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行机器人及飞行机器人的交互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医用救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