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角蜂窝板材生产机构及制作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913362.3 | 申请日: | 2017-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2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 发明(设计)人: | 周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同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7/00 | 分类号: | B29D7/00;B29D9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六角 蜂窝 板材 生产 机构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生产机构及制作工艺,特别是涉及六角蜂窝板材生产机构及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蜂窝板材分为两种,一种为PHC板,PU+玻纤加上纸芯所构成,由于近年来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运用不可回收的化工材料和纸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而PU发泡的产品VOC的数值一直都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乘车者的生命安全,另一种是传统的PP蜂窝板,采用的是圆柱形的蜂窝结构,产品刚度低,不能满足客户的承载要求,使用范围大大减少,因此需要一种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六角蜂窝板材生产机构及制作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六角蜂窝板材生产机构,其包括注塑机构、加热机构、保压机构和剪切机构,所述注塑机构与加热机构连接,所述加热机构与保压机构连接,所述剪切机构安装在保压机构右侧,
所述注塑机构包括入料口、导管、模具槽和六角蜂窝成型滚轴,所述导管安装在入料口下方,所述模具槽与导管连接,所述六角蜂窝成型滚轴安装在模具槽上方,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器、传送带和加热滚轴,所述传送带安装在加热器上方,所述加热滚轴安装在传送带上,所述玻纤原料安装传送带上,
所述剪切机构包括剪刀和出料口,所述剪刀安装在剪切机构底部,所述出料口与传送带连接,所述顶部压板安装在保压机构顶部。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穿过保压机构连接加热机构与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为电子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剪刀垂直安装在剪切机构顶部。
一种六角蜂窝板材的制作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原料导入注塑设备;
步骤2,由六角蜂窝成型滚轴来对填入模具槽的原料进行成型。
步骤3,将成型的原料传送至加热滚轴并将玻纤层按压在六角蜂窝板层的两面;
步骤4,将两面包裹有玻纤层的蜂窝板由传送带运送至保压机构进行压合;
步骤5,由剪切机构对完成保压的板材进行裁切,最后出料。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一体式的增强六角蜂窝板的成型设备,设备占地规模小,生产效率高等特点,便于扩大加工范围,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采用新型的环保和回收利用的材料,符合空气质量要求,又能满足产品的可塑性和形状稳定性,是使用轻量无污染的新型材料制作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注塑机构1、加热机构2、保压机构3、剪切机构4、入料口5、导管6、模具槽7、六角蜂窝成型滚轴8、加热器9、传送带10、加热滚轴11、顶部压板12、剪刀13、出料口14、玻纤原料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六角蜂窝板材生产机构,其包括注塑机构1、加热机构2、保压机构3和剪切机构4,注塑机构1与加热机构2连接,加热机构2与保压机构3连接,剪切机构4安装在保压机构3右侧,
注塑机构1包括入料口5、导管6、模具槽7和六角蜂窝成型滚轴8,导管6安装在入料口5下方,模具槽7与导管6连接,六角蜂窝成型滚轴8安装在模具槽7上方,
加热机构2包括加热器9、传送带10和加热滚轴11,传送带10安装在加热器9上方,加热滚轴11安装在传送带10上,玻纤原料15安装传送带上,
剪切机构4包括剪刀13和出料口14,剪刀13安装在剪切机构4底部,出料口14与传送带10连接,顶部压板12安装在保压机构3顶部。
传送带10穿过保压机构3连接加热机构2与出料口14。
加热器9为电子加热器。
剪刀13垂直安装在剪切机构4顶部。
一种六角蜂窝板材的制作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原料导入注塑机构;
步骤2,由六角蜂窝成型滚轴来对填入模具槽的原料进行成型。
步骤3,将成型的原料传送至加热滚轴并将玻纤层按压在六角蜂窝板层的两面;
步骤4,将两面包裹有玻纤层的蜂窝板由传送带运送至保压机构进行压合;
步骤5,由剪切机构对完成保压的板材进行裁切,最后出料。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原料从入料口导入模具槽,成型滚轴对模具槽内的原料进行成型滚动,由加热机构将玻纤加热贴合至蜂窝板材的两侧,并由加热滚轴进行贴合,由保压机构来对贴合玻纤的板材进行压合成型,最后通过剪切机构裁剪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同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同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33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过滤管的组装工艺
- 下一篇:制造电子设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