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11647.3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0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富;白松;高长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混凝土 转运 吊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包括框体以及连杆,连杆上端固定有挂耳,在框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料口,在连杆外圆周壁上套设有套筒,在套筒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第一弹簧与限位板连接,在套筒下段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底板,在框体下段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开有滑槽,底板的外侧端端部置于滑槽内,在框体底部设有多个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底板的下表面连接。本发明能够确保内支撑梁小段在吊转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彻底杜绝现有技术中内支撑梁小段与其捆绑的钢筋脱离的现象发生,提供拆除工序中的施工安全可靠度,以保障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而基坑内支撑为基坑支护中的一种。在基坑内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并将基坑与地下结构外墙间空隙回填后需要对对内支撑进行拆除。而内支撑梁为内支撑结构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内支撑梁拆除时,需要遵循先拆小梁,后拆大梁;先拆次梁,再拆主梁;先拆梁跨中,后拆梁两端的原则,利用链锯切割或是排孔切割将其切割成小段,再由塔机、汽车吊、叉车、破碎机以及铲车等配合吊运。内支撑梁在分段切割后,由于其体积相对规整,因此在吊运时施工人员通常采用钢筋捆绑,然后在起吊移出基坑,但是在吊转过程中吊绳容易出现摆动,使得钢筋与内支撑梁小段之间的连接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松动,增大了内支撑梁小段掉落的风险,极大地威胁了在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即传统的吊装方式安全可靠性低,操作风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大型混凝土块转运用吊装结构,包括上端开放的矩形框体以及连杆,连杆上端固定有挂耳,连杆的下端置于框体内且与框体的底部连接,在所述框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料口,在所述连杆外圆周壁上套设有套筒,沿套筒的轴线在其上端侧壁开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纵向槽,限位板穿过所述纵向槽后与连杆的外壁连接,在套筒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限位板连接,在所述套筒下段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底板,在框体下段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开有滑槽,所述底板的外侧端端部置于滑槽内,在所述框体底部设有多个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与底板的下表面连接。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基坑支护拆除工序,特别是内支撑梁的切割成段后的转运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申请人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相对规整的大型混凝土块的吊装工序,确保内支撑梁小段在吊转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彻底杜绝现有技术中内支撑梁小段与其捆绑的钢筋脱离的现象发生,提供拆除工序中的施工安全可靠度,以保障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11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先兆流产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脑出血等的中药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