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鲢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9911.X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9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思南县山野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30;A23K10/26;A23K10/20;A23K10/37;A23K10/38;A23K20/174;A23K40/1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5103 贵州省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鲢鱼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鱼饲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鲢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骨粉、芹菜根、蚯蚓粉、麦麸、啤酒糟、螺旋藻、复合维生素和中药添加剂为原料,通过合理的搭配制备成鲢鱼饲料,能够有效的醋精鲢鱼的生长和发育,提高鲢鱼的生长速率和存活率,该饲料营养全面,不含有化学类物质,是一种安全,环保的绿色饲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饲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鲢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鲢鱼属鲤形目,俗称边鱼、白鲢、鲢子,是大型淡水鱼之一。鲢鱼又叫白链,体形侧扁、稍高、呈纺锤形、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白色、头较大、眼睛位置很低、鳞片细小,特点是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较宜养殖的优良鱼种之一。鲢鱼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在我国各大水系随处可见,是我国四大家鱼主要成员,是城乡水产品消费的主要品种,鲢鱼具有食物链短、生长快、个体大、易养殖、成本小、市场需求量大等优点,是我国大水面养殖的最佳对象,也是池泊的主要养殖对象。鲢鱼的特点在于其肉质鲜美、生长周期短.其体重一般在1~4kg,但有的也能达到40kg,鲢鱼刺细小且多,肉细腻且软嫩,含有的营养较为丰富,其每百克可食部分除了脂肪和蛋白质之外,还含有2.1mg尼克酸、0-21mg核黄素、86~167mg磷、22~31mg钙、1.2~13.3mg铁。鲢鱼能提供丰富的胶质蛋白,既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养肌肤的理想食品,它对皮肤粗糙、脱屑、头发干脆易脱落等症均有疗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视的佳肴,是温中辛、气、暖胃、润泽肌肤的养生食品,适用于脾胃虚寒体质、宿便、皮肤干燥者,也可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乳少等症。
随着鲢鱼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同时也涌现出多种鲢鱼饲料,有点饲料原料搭配不合理,容易导致鲢鱼生长缓慢,死亡率偏高,也有的饲料成分较为单一,营养不够全面,对鲢鱼的生长促进作用效果不理想;因此,如果能研发出研究开发一种既能够为促进鲢鱼生长,提高鲢鱼存活率的饲料,是当前继续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也为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鲢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鲢鱼饲料,原料以重量份计为:骨粉20~30份、芹菜根40~50份、蚯蚓粉10~15份、麦麸5~10份、啤酒糟10~20份、螺旋藻3~5份、复合维生素0.1~0.3份、中药添加剂1~3份。
进一步优选,原料以重量份计为:骨粉25份、芹菜根42份、蚯蚓粉14份、麦麸6份、啤酒糟18份、螺旋藻4份、复合维生素0.2份、中药添加剂3份。
所述复合维生素由维生素A和维生素E按照1:5的重量配比混合而成。
所述中药添加剂中由甘松提取物和鸡失藤提取物按照1:(0.1~0.3)的重量配比混合而成。
所述甘松提取物是通过将甘松粉碎至260~280目后,采用水为溶剂,在20~30KHz的条件下超声提取2~3次即可。
所述鸡失藤提取物是通过将鸡失藤粉碎至220~250目后,采用乙醇为溶剂,在35~40KHz的条件下超声提取5~6次,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体积缩小25~30%即可。
上述鲢鱼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方量抓取各原料:
(2)先将青菜根、麦麸、啤酒和螺旋藻糟混合,放入粉碎机中粉碎至140~180目,放入搅拌机中处理5~10min,然后再加入骨粉、蚯蚓粉、复合维生素和中药添加剂,继续搅拌20~30min,采用微波干燥10~20min,然后送入造粒机造粒即可。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思南县山野牧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思南县山野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99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