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雾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9660.5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7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城;陈宇弘;靳东风;张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雾 探测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烟雾探测器,包括电路板,还包括:集成芯片,设置在电路板上,集成芯片集成有红外线接收管和微控制器,集成芯片上设置有用于传送红外信号的红外线接收窗口;光学暗室罩,罩设在电路板上并与电路板围合形成光学暗室,光学暗室罩上形成有透气结构;以及红外线发生装置,用于产生红外光;红外线发生装置设置在光学暗室中。本发明烟雾探测器通过将红外线接收管和微控制器集成在同一个集成芯片上,省去了调理电路,节约了成本和提高了烟雾探测器的稳定性;另外,将接收信号的红外线接收窗口设置在光学暗室中,由于光学暗室罩隔离了外界的光线,使得接收信号不会受到干扰并且非常稳定,提高了烟雾探测器的灵敏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防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烟雾探测器。
背景技术
光电感烟探测产品是利用火灾发生时,光遇到火灾烟雾颗粒会发生光的吸收和散射作用这一基本原理而制成的。传统技术方案均是使用分立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来完成红外光的发送和接收。由于真实的接收信号非常微弱,接收管与微控制器之间需要有专门的接收调理电路来对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处理后,才能被微控制器识别。在信号的调理环节,微弱的接收信号特别容易受到干扰,而且窜入的干扰也会同样被放大,导致接收信号波形畸变,进而降低了烟雾探测器的稳定性和灵敏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雾探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接收信号容易被干扰,稳定性和灵敏性较弱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烟雾探测器,包括电路板,还包括:
集成芯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集成芯片集成有红外线接收管和微控制器,集成芯片上设置有用于传送红外信号的红外线接收窗口;
光学暗室罩,罩设在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围合形成光学暗室,所述光学暗室罩上形成有透气结构;以及
红外线发生装置,用于产生红外光;所述红外线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光学暗室中。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暗室罩的顶部的内侧面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
进一步地,还包括芯片盖和底座,所述芯片盖与所述底座连接且在二者间形成一内部空间,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内部空间中并与所述底座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盖上形成有与红外线接收窗口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接收窗口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盖在所述红外线接收窗口处形成有等于所述红外线接收窗口的尺寸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暗室罩设置在所述芯片盖上,所述芯片盖在被所述光学暗室罩围合的上表面区域经过表面粗糙化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暗室罩包括一平板和形成于所述平板上的多个隔板,所述多个隔板围合成一个隔光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线发生装置包括支撑架、红外线发射管和用于将所述红外线发射管产生的红外光聚焦于所述红外线接收窗口的正上方的透镜,所述红外线发射管和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芯片盖一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暗室罩上设有卡接部,所述芯片盖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卡接部卡接的卡接件。
本发明提供的烟雾探测器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烟雾探测器通过将红外线接收管和微控制器集成在同一个集成芯片上,省去了调理电路,节约了成本和提高了烟雾探测器的稳定性;另外,将接收信号的红外线接收窗口设置在光学暗室中,由于光学暗室罩隔离了外界的光线,当烟雾进入到光学暗室中时,烟雾颗粒反射的红外光被红外线接收窗口接收,使得接收信号不会受到干扰并且非常稳定,提高了烟雾探测器的灵敏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泰和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96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