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合金管材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9123.0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5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文锐;高鹏涛;周辉良;刘宝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永盛泰钛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B37/58;B21B37/74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王珂瑜 |
地址: | 72101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钛合金 管材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型材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钛合金管材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已有的加工制造钛及钛合金管的方法,有穿孔管坯轧制法,钛合金带材成形焊接法和挤压法等三种。穿孔轧制法,是将钛合金铸成坯料,用精锻机锻成长棒坯后,进行加热后送入2辊或3辊穿孔机穿成荒管,再将荒管(又称管坯)进行热轧和冷轧,而得到成品管材。上述三种方法,都未对管坯表面处理,而存在于管坯表层的缺陷,不可避免地将会在以后的轧制工程中,被辗轧到管体的结构中去;且其加工都在空气中进行,其表面生成的氧化皮,不可避免地被辗轧入基体中,而都将对成品管材的质量,产生破坏性的作用和影响。由于钛材料的特殊特性,后续工艺难于为人们所撑控,致使生产出的管材的质量不高,次品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钛合金管材加工方法,解决了现有加工方法会造成管材质量差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钛合金管材加工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管坯表面机加工及管坯预热,
步骤2,将步骤1中预热后的管坯进行轧制,
步骤3,将轧制后的管件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所述的步骤1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1.1,对管坯表面进行机加工,具体来说是进行铣加工;
步骤1.2,对加工后的管坯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500~720℃。
步骤2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2.1,进行首次轧制,轧制加工的参数为:轧制的压缩比<10%,延展率<5倍;
步骤2.2,进行二次轧制,轧制加工的参数为:轧制的压缩比<12%,延展率<4倍;
步骤2.3,进行第三次轧制,轧制加工的参数为:轧制的压缩比<16%,延展率<2倍。
所述的多次轧制过程均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进行。
所述的步骤3具体为:将轧制后的管件在降温速度为120~150℃/s的条件下冷却降温至室温。
所述的步骤3的降温过程也是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进行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对钛管坯料进行预热后,进行多道轧制,最后冷却至室温,在轧制的过程中,通过有规律的控制轧制参数来保证管料在加工的过程中管料的机械性能丧失最小,从而保证了产品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钛合金管材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管坯表面机加工及管坯预热,具体为:
步骤1.1,对管坯表面进行机加工,具体来说是进行铣加工;
步骤1.2,对加工后的管坯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500~720℃。
步骤2,将步骤1中预热后的管坯进行轧制,具体为:
步骤2.1,进行首次轧制,轧制加工的参数为:轧制的压缩比<10%,延展率<5倍;
步骤2.2,进行二次轧制,轧制加工的参数为:轧制的压缩比<12%,延展率<4倍;
步骤2.3,进行第三次轧制,轧制加工的参数为:轧制的压缩比<16%,延展率<2倍。
所述的多次轧制过程均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进行。
步骤3,将轧制后的管件进行冷却。将轧制后的管件在降温速度为120~150℃/s的条件下冷却降温至室温。降温过程也是在惰性气体的环境下进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永盛泰钛业有限公司,未经宝鸡市永盛泰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9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压打磨工艺
- 下一篇:一种CNG气瓶内胆压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