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记录事故的两栖无人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09003.0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1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极佳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0 | 分类号: | B64D47/00;B64D47/08;B64C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记录 事故 两栖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记录事故的两栖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这几大类。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由于无人驾驶飞机对未来空战有着重要的意义,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都在加紧进行无人驾驶飞机的研制工作。无人机的应用主要在农业和通讯方面,无人机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可以用于农药、肥料的喷洒等方面,但是无人机在使用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使用时可能会受到外来物的袭击或者由于无人机本身的设备问题引起事故,因此,一种可记录事故的两栖无人机就不得不应用而生,用于排查事故的起因,参照引起事故的原因做下改进,对以后的设备处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市场上的可记录事故的两栖无人机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记录仪没有设置保护装置,事故时记录仪容易损坏,传感器系统可能会不够灵敏,当使用时记录仪不能及时记录事故现场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记录事故的两栖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在记录仪的外侧设置有保护装置,且记录仪的上端设置有弹簧,发生事故时记录仪本身可以免受损坏,能够纪录更多的内容传递给单片机,可以很好的保护好记录事故的全过程,其次,该发明设置有两个传感系统,确保了记录仪使用时的灵敏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记录事故的两栖无人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下端设置有吊舱,所述吊舱的一侧设置有脚架,脚架的一端连接在机体下方的外壁上,机体的一侧固定有臂杆,所述臂杆的一端连接有制动组件,所述制动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螺旋桨,螺旋桨通过臂杆固定在机体的外壁上,机体上方的内壁上设置有记录仪,所述记录仪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记录仪通过内部的安装座固定在机体的内壁上,所述安装座的下方通过弹簧连接有步进马达,所述步进马达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上端和安装座固定连接,步进马达的下端连接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外侧固定有保护罩,记录仪的一侧设置有单片机,且单片机的上端连接在机体上方的内壁上,所述单片机的内部固定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的一侧设置有储存卡,且储存卡卡接在单片机下方的内壁上,所述单片机的一侧设置有通讯接口,所述制动组件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连接有电源,且电机的上下两端分别卡接有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臂杆靠近机体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和螺孔,臂杆通过该端的卡槽和螺孔和机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进马达的一侧设置有卡槽,固定架的下端与步进马达一侧的卡槽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讯接口的下方设置有加速度感应器,且加速度感应器固定在单片机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的另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上端固定在机体上方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记录仪和温度传感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电线,记录仪和温度传感器通过一端的电线和单片机电性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发明的记录仪设置在机体上方的内壁上,在使用时可以发生绕动,能够对机体的内部进行无死角拍摄,记录效果更佳。
2、该发明在记录仪的外侧设置有保护装置,且记录仪的上端设置有弹簧,发生事故时记录仪本身可以免受损坏,可以很好的保护好记录事故的全过程,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
3、该发明设置有两个传感系统,确保了记录仪使用时的灵敏度,不会因为传感器灵敏度的问题使得设备在使用时发生问题。
4、该发明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垫,使用时能够使得震感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记录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制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单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吊舱;3-脚架;4-臂杆;5-制动组件;6-螺旋桨;7-记录仪;8-单片机;9-温度传感器;10-安装座;11-摄像头;12-保护罩;13-弹簧;14-固定架;15-步进马达;16-电源;17-电机;18-减震垫;19-中央处理器;20-通讯接口;21-加速度感应器;22-储存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极佳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极佳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9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