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8914.1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6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蔡东霖;侯智仁;陈长祥;黄进权;戴忠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4 | 分类号: | H01R13/504;H01R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林媛媛 |
地址: | 中国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连接器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含外罩、隔板、多个第一及第二针脚、多个第一及第二线材与填充物。外罩具有容置槽、多个第一及第二插接槽。第一及第二插接槽连接容置槽。隔板位于容置槽中而将容置槽区分为多个第一及第二线槽。第一及第二插接槽的延伸方向分别垂直第一及第二线槽的延伸方向。第一与第二针脚分别部分位于第一及第二插接槽,部分位于第一及第二线槽。第一及第二线材分别位于第一及第二线槽,并分别电性连接第一及第二针脚。填充物与外罩的材质相异,填充物填充于容置槽以封装并阻隔第一线材与第二线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特别是一种电源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脑设备包含了伺服器与个人电脑等。其中,以伺服器为例,伺服器中的各电子装置间通常是通过带线的连接器来传输讯号与电流等。然而,当连接器串接于各电子装置时,连接器的线材通常会散落于伺服器中而阻挡了散热气流流通,进而降低了伺服器的散热效率。此外,个人电脑中的电子零组件,例如:电源供应器、中央处理器、显示卡等亦是采用设有连接器的线材来串接。而连接器的好处在于无需工具即可快速地将线材组接于各电子组件上或自各电子组件上拆下。
以连接于电源供应器上的电源连接器为例。常见的电源连接器的制造过程为,在电源连接器的外壳内设置材质相同且一体成型的隔墙,以区隔出多个隔间。这些隔间可供连接端子放置以通过隔墙的阻隔来避免各连接端子产生短路。然而,隔间式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虽然缩小隔间有助于缩小电源连接器的体积,但却会影响组装人员放置连接端子的便利性。反之,扩大隔间虽然有助于提升组装人员放置连接端子的便利性,但却会使得电源连接器的体积难以有效缩小。电源连接器的体积难以有效缩小却又会连带影响电脑设备薄型化的程度,此实有违现今电脑设备薄型化的需求。因此,如何兼顾电源连接器的组装便利性及薄形化的需求,将会是研发人员所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揭露一种电源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藉以解决先前技术中难以兼顾电源连接器的组装便利性及薄形化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所揭露的电源连接器,包含外罩、隔板、多个第一针脚、多个第二针脚、多个第一线材、多个第二线材及填充物。外罩具有容置槽、多个第一插接槽及第二插接槽。第一插接槽及第二插接槽连接容置槽。隔板位于容置槽中而将容置槽区分为多个第一线槽及多个第二线槽。第一插接槽及第二插接槽的延伸方向分别垂直第一线槽及第二线槽的延伸方向。第一针脚与第二针脚各具有相对的一插接部及一接线部。第一针脚及第二针脚的插接分别于第一插接槽及第二插接槽。第一针脚及第二针脚的接线部分别位于第一线槽及第二线槽。第一线材及第二线材分别位于第一线槽及第二线槽,并分别电性连接第一针脚及第二针脚的接线段。填充物与外罩的材质相异,填充物填充于容置槽以封装并阻隔第一线材与第二线材。
本发明所揭露的电源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含以下所述步骤。首先,先将多个第一针脚分别设置于一外罩的多个第一插接槽中,并且将多个第一线材分别设置于外罩的多个第一线槽中,使其分别与第一针脚电性连接。接着,叠置一隔板于第一线材的上方。再将多个第二针脚分别设置于外罩的多个第二插接槽中,以及将多个第二线材分别设置于外罩的多个第二线槽中,使其分别与第二针脚电性连接。最后,注入一熔点低于外罩的熔点的填充物于第一线槽与第二线槽,并且固化填充物,以令第一线材与第二线材被封填于外罩中。
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电源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由于电源连接器中的隔间与外罩并非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而是以材质与外罩相异的填充物填入外罩,以藉由填充物来封装与阻隔各线材。也就是说,各线材的隔间是在连接端子与线材皆摆放完成后才通过填充物形成,而非由预先存在于外罩内的隔墙所形成。由于在组装时并无隔墙的限制,故有足够的空间便于组装人员来摆放与组装紧密配置的各连接端子与各线材,进而可兼顾电源连接器的组装便利性及薄形化需求。
此外,由于各连接端子与各线材是通过相异材质的外罩与填充物来固定,故可藉由外罩与填充物的相异特性来提升电源连接器的组装强度,进而降低各连接端子与线材误触的机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89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