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08111.6 | 申请日: | 201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7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信基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30B1/32 | 分类号: | B30B1/32;B30B15/32;B30B1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王典彪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机 | ||
本发明涉及刚性工件的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压机,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内设有冲孔,还包括顶出机构、冲压机构和用于储存液压油的储油缸;储油缸连通有第一支管和位于第一支管下方的第二支管,且储油缸内滑动连接有横向活塞,横向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杆;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板和连接在顶出板下方的缓冲桶;冲压机构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冲压机构包括冲压头、连杆、竖向活塞和分油管;每个冲压机构的冲压头尺寸不同。本技术方案在更换冲压头和取出冲压件时都很方便,有助于提高冲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刚性工件的冲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压机。
背景技术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经过冲压制成成品。传统的冲压机在冲压过程中,只能冲压一种类型、规格的冲压件,这样严重浪费冲压设备的使用效率。
公告号为CN2062298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冲压机,包括支撑模板,支撑模板左右两侧和前后两侧设有夹持块,夹持块内侧设有不同类型的下模座,夹持块外侧设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下侧设有底柱,底柱下侧设有减振垫,支撑模板上侧四角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侧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侧设有电机,电机下侧设有丝杆,丝杆上设有滑块,滑块外侧设有连接套,连接套右侧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右侧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下侧设有竖杆,竖杆下侧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下侧设有冲压头。该技术方案通过丝杆、连接块、下模座、连接座和冲压头的设置,可以有效地进行不同类型的冲压件的冲压,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冲压机的使用效率和利用率。
然而上述技术方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1、在加工不同尺寸大小的冲压件(例如面积不同的圆形钢片)时,需要人为地更换冲压头,操作麻烦,冲压效率较低;2、冲压得到的冲压件需要人为地从冲压模内取出,操作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机,在加工不同尺寸的冲压件需要更换冲压头时,以及在取出冲压件时都很方便,有助于提高冲压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冲压机,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内设有冲孔,还包括顶出机构、冲压机构和用于储存液压油的储油缸;储油缸连通有第一支管和位于第一支管下方的第二支管,且储油缸内滑动连接有横向活塞,横向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杆;顶出机构包括顶出板和连接在顶出板下方的缓冲桶,顶出板位于冲孔内,缓冲桶与所述第二支管滑动连接,且缓冲桶与第二支管连通;冲压机构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冲压机构包括冲压头、连杆、竖向活塞和分油管;连杆一端与冲压头连接,另一端与竖向活塞连接;竖向活塞滑动连接在分油管内,且竖向活塞与分油管之间连接有弹簧;分油管与第一支管连通,且分油管上设有阀门;每个冲压机构的冲压头尺寸不同。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正常情况下,分油管上的阀门关闭,分油管内没有液压油;缓冲桶因自身的重力扣合在第二支管上;需要冲压的时候,将待冲压的工件放置在支撑板上;根据冲压件的尺寸需要,选择相应尺寸的冲压头,并打开冲压头对应的分油管上的阀门;推动活塞杆,挤压横向活塞,将储油缸内的液压油挤出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内;进入第一支管的液压油进入阀门被打开的分油管内,挤压竖向活塞,竖向活塞下移,通过连杆推动冲压头下移,对支撑板上的工件进行冲压;同时进入第二支管的液压油会进入到缓冲桶内,随着液压油的持续注入,缓冲桶逐渐向上滑动,使得位于冲孔内的顶出板也向上移动,实现在冲压头冲压工件的时候,能受到向上的一个支撑力;冲压得到的冲压件在顶出板的作用下,即从冲孔内顶出,完成一次冲压;再拉回活塞杆,将液压油收集回储油缸,并关闭阀门即可,此时,分油管内的液压油被吸走,竖向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恢复原位,缓冲桶内的液压油被吸走,缓冲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重新扣合在第二支管上,方便下一次冲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信基机械厂,未经象山信基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081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壳封孔防尘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榨油设备